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大夏风云录> 第22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1 / 3)

看到朱由检和林丹汗互相咬了起来,皇太极笑了。他决定帮朱由检一把。

天聪二年二月,皇太极起兵,第一次攻打林丹汗的察哈尔部。这一次战争的结果是,察哈尔部八大鄂托克中的多罗特部主力被歼灭。

“汗与诸贝勒,率军驰击之,多罗特部多尔济哈坦巴图鲁,负伤遁走,尽获其妻子,杀其台吉古鲁。俘获一万二千二百人,以蒙古、汉人男丁一千四百名,编为民户,余俱为奴。”

年轻的多尔衮在这一战成名,被皇太极封为墨尔根戴青。而这次战争,皇太极还有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得到了喀喇沁部的臣服之心。

天聪二年九月,皇太极召集敖汉、奈曼、科尔沁、喀喇沁、扎鲁特等蒙古部落,第二次亲征察哈尔部,再次打击林丹汗势力。

“二十日晨,驰击度尔噶、锡伯图、英、汤图四路,俱克之……获人畜甚众,抗拒者则杀之,降服者收养,编为户口。”

天聪六年三月,皇太极决定给林丹汗最后一击,传令蒙古诸部率兵会合。

四月,科尔泌等十多个蒙古部落和皇太极在西拉木伦河岸集中,总兵力十万人。

但是在行军的过程中,镶黄旗的两名蒙古人在夜里骑马逃出,将大军压境的消息报告给林丹汗。

于是,大惊失色的林丹汗带着十万部众开始了逃亡之路。皇太极在后面穷追不舍,整整追了四十一天。

最后,林丹汗渡过黄河,跑到青海去。皇太极便停止追杀林丹汗,过了段时间后就班师回朝。

相对皇太极而言,林丹汗更应该得到蒙古各部的拥戴。

第一,林丹汗是黄金家族法定代表人,是名义上的蒙古共主,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成吉思汗之嫡系后裔。

第二,虽然蒙古分裂的局面已经很久了,但林丹汗的察哈尔部依然是蒙古草原最强大的势力。

历史正在呼唤一个英雄来结束蒙古分裂、内耗且混战的局面。林丹汗想要重演成吉思汗的辉煌,顺应历史潮流。

第三,林丹汗和蒙古众贝勒习俗一样,语言相同,血脉相通。

但是,为什么结果却是蒙古诸部臣服于外族人皇太极。

究其原因,林丹汗的败因主要有三个字。

第一字是“暴”。林丹汗很像一只暴走的霸王龙,张开血盆大口,在蒙古大草原上走来走去。战争是统一的必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

林丹汗统一蒙古的战略简单且粗暴,只靠不停地发动兼并战争,况且他的进攻不分敌友,连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内喀尔喀五部盟主炒花最后也和他分道扬镳。

一位蒙古贝勒曾这样评价林丹汗,“这个罪恶的察哈尔汗性情暴躁,对众人危害极大,即使是宗族至死、至穷绝,也不会归附他。”

《水晶鉴》称林丹汗“无道”,《蒙古源流》称他“心中生嗔,而化六国为乌有”。

从另一角度来看,蒙古众贝勒陆续臣服皇太极的情况,和广宁等众守将献城投降努尔哈赤的情况很像。在安抚民心,笼络臣心方面,林丹汗相对皇太极而言,就是个孩子。

第二个字是“怂”。林丹汗在弱者面前强硬,在强者面前懦弱。

面对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兵锋,他一次都没有迎战,全怂了。如此懦弱的表现,如何在蒙古诸部面前树立声望。这一点,林丹汗连崇祯帝朱由检都不如。

他没有勇气在自己领土上和皇太极来一次王者对决,只能带着自己的直系人马,避开皇太极的兵锋,彻底走上西迁之路,再也回不去曾经的故土。

在西去的漫天风尘中,那个落荒而逃的背影好像一条狗。

第三个字是“瞎”。在统一大业上,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林丹汗傻傻分不清。

准确来说,他是又瞎又贪。林丹汗瞎到捅盟友内喀尔喀五部的肋骨两刀,贪到为了抚赏金大举进攻大夏。林丹汗把本应该是朋友的全变成了敌人。

司马懿曾说过,“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到的都是朋友和师长。”

林丹汗恰恰相反,他一路走来,没有朋友,看到的都是敌人。林丹汗终于一步一步,走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

再来看皇太极,他对蒙古诸部的策略就是拉拢为主,打击为辅。翻一翻《满文老档》,到处可见皇太极和蒙古诸部联姻、盟誓、宴会等等。文字之间体现了两个字——尊重。

特别是联姻方面,皇太极可是把七妹妹、八侄女等一股脑地嫁给蒙古的贝勒,甚至连自己老婆也赏了出去。当然,皇太极自己和女真贝勒也娶了一大堆蒙古女人。

女真皇族宗亲和蒙古诸部贝勒联姻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密切,进而大金部队中蒙古人的比例越来越高。

当然,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辈份越来越乱,到最后女真、蒙古贝勒们的亲戚关系乱如麻。怎么称呼就随你高兴好了。

可以说,在拉拢蒙古贵族方面,女真族的女人也做出巨大贡献。

至于盟誓、宴会,那都是女真贵族和蒙古贵族交流感情,促进友谊的另一种方式。只不过盟誓带有仪式感,宴会则没有。

说到底,皇太极拉拢蒙古各部的策略,就是中原和亲政策的改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