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大夏风云录> 第47章 吾养兵百万,不废百姓一粒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吾养兵百万,不废百姓一粒米(2 / 3)

儿孙隐患,血清了一大批开国将军,让各亲王代为守边。这反而让建文帝面对叔叔造反时,无良将可选。后来,朱棣篡位后,取消了亲王的兵权,把皇族宗室的职能,从守边模式改为养猪模式。

正统十四年,检验卫所军户制不花钱的时候又来了。此时,瓦刺的首领也先完成了蒙古的短暂统一。由于朝贡的赏赐得不到满足,也先决定以掠夺为目的,兵分四路入侵大夏。

英宗朱祁镇决定效仿先帝,御驾亲征。双方兵力对比十比一,大夏五十万,蒙古五万。面对大军,也先佯败避战,引诱大军部队深入。等到朱祁镇准备撤军的时候,也先卷土重来,发动奇袭。结果大夏数十万大军又是一触即溃,皇帝朱祁镇沦为阶下囚。

嘉靖三十四年的时候,更离谱的事来了。这次是倭寇之乱。在建州女真崛起之前,大夏边患南有倭寇,北有蒙古。而倭寇之乱完全是自找的,主要是因为大夏推行的海禁政策。

一直以来,大夏的茶叶、丝绸、陶瓷等商品深受海外欢迎,在贸易中处于顺差的地位,既能赚到钱,又能刺激国内扩大生产。

但海禁之后,“片板不得下海”,民间海外贸易被朝廷列为非法行为,就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开始还只是非法走私,最后演变成武装掠夺。

虽然倭寇的主力来自日本的浪人、武士,但其首领大多是汉人,比如代表人物汪直。汪直以日本松浦为据点,造巨舰,发展武装力量,逐渐成为倭寇中的首领。“海上之寇,非受直节制者,不得存”。

在海禁的背景下,一股仅有67人的倭寇,洗劫浙、皖、苏三地,途经府、县二十余处,杀死官兵四千多人,震惊四海。朝廷不得不派大军出动,历时八十余日,才能围歼这67人。可以说,在不花钱养兵的思想下,大夏士兵的战斗力简直是弱爆了。

卫所军户制下的大夏士兵为何如此不堪一击,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朝廷太抠门了,发给军户的月粮太少了,和小吏差不多,每月一石左右。军户既当兵又务农,收入却十分微薄。时间长了,军户练兵和屯田的积极性都在下滑,整天只琢磨着接私活来改善生活条件,导致战斗力和屯田产量都在下滑。

二是兵将分离。遇到战事,朝廷才任命总兵官,调卫所士兵随将军出征;打完战,总兵官又将士兵归还卫所。这种做法虽然再次降低了将领拥兵造反的可能性,但也把军户战斗力降得更低。凡事有利即有弊。

三是将领腐败。卫所军官常常私役军户服役、耕种,侵占军屯田。很多士兵名为军户,实为农奴。

四是老无所依。永乐期间规定:“凡屯军年六十以上及残疾、年幼者,令耕种自食。”这个法令很露骨。朝廷告诉军户们,你们年老退休的,生病残疾的,年幼丧父的自谋生路,朝廷不管。朝廷不爱军户,怎么能指望军户为朝廷卖命呢。所以,大夏朝廷虽然拥兵百万,但士兵的士气是非常低落,顺风仗还可以打打,稍微逆风一点就溃逃。

西方传教士曾这样描述军户,“在这个国家中,也许没有哪个阶层比这些士兵更为卑贱和懒散,平时,他们抬轿、喂马,像奴仆一样受人役使”。

大夏朝廷也发现卫所军户制弊端多多,又在部分地区推行营兵制。营兵制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做法,让军官既负责士兵的训练,又负责作战指挥,不用再将士兵归还卫所。但营兵制并没有解决士兵待遇、地位低下的问题。

到了嘉靖年间,朝廷痛定思痛,决定大力推广募兵制。其主要原因是无论是卫所兵还是营兵,士兵逃亡的现象一天比一天严重。

从洪武后期,就出现军户逃亡的现象了,到后来逃亡的数量越来越多。正德十四年,吏部尚书王琼向朝廷奏道:“天下都司卫所每岁差去勾军官旗,不下一万六七名,计所勾之军,百无一二到卫。有自洪武、永乐年间差出,到今三十余年,在外娶妻生子,住成家业,通同军户,窝藏不回。”

连去派去抓逃兵的军户也趁机逃亡,在外娶妻生子,不肯回来。到了嘉靖八年,吏部尚书桂萼指出,逃兵太多,天下兵籍仅有九十七万,连永乐年间二百多万军士的一半都不到了。

募兵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士兵的待遇,士兵不再兵农合一,成为职业军人,战斗力明显加强。戚继光在义乌招募三千人,后来成为戚家军,平定了倭寇之乱。李成梁在招募辽人,组成李家军,屡次反击蒙古。

但大夏朝廷并没有废除卫所军户制,加上重数量不重质量,导致全国兵丁过多,财政开始吃紧。从万历后期起,国家财政开始持续恶化,多次出现拖欠军饷的现象。

随着拖欠军饷越来越严重,边关将士的供养不足。各地将领开始探索建立家丁制。家丁制的核心思想是厚养精锐之士,迅速拉大家丁与普通士兵的收入差距。

至于养家丁的资金的来源,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比如贪污腐败、公田私用、吃空饷、虚报军功、非法贸易、纵兵掠夺等等。因为朝廷已经养不起兵。

以吃空饷为例,某军镇编制是三万兵,实际上只有一万兵,总兵官就把多领的二万军饷,发到三千家丁身上。这就造成账上有兵,实际无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