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神都夜行> 第446章 水路出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6章 水路出发(1 / 2)

没有半点意外。

金允秋把李秘也扯了进来,而武则天也没放过这个机会。

用金允秋的说法,魏思温是个极其警觉之人,若是出动官军,必然会打草惊蛇。

所以今番拦截魏思温,救回庐陵王,就必须秘密进行,而且队伍的规模必须有所控制,轻装便行。

李秘也没想到,武则天会出动白玉婵这尊杀神。

或许白玉婵比其他人更有决断,决策权也比其他人要大,能够随机应变,处置庐陵王。

若换做别人,万一发生突发状况,如何处置庐陵王,谁都不敢擅作主张。

但白玉婵是武则天最信赖的影子护卫,也只有她能当机立断了。

至于带上李秘,完全是因为金允秋的要求,因为她跟武则天说,她只相信李秘。

武则天自然有她自己的算计。

李秘在扬州叛乱一事之中占尽了风头,如果他再跟着太平公主去扬州,今番必然会包揽所有功劳,这对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与此如此,让李秘去执行这个任务反倒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这也符合李秘对她的预期,李秘确实不该对这老妖婆再抱有什么幻想。

不过这消息对于太平公主而言,却是个不小的突发状况。

没有李秘在身边辅佐,她到底是心中没底。

好在李秘早就做足了准备,当初让秦藏器加入他的队伍,果是明智之举。

在这方面,秦藏器比李秘的作用要更大,有秦藏器辅佐太平公主,李秘在不在也就无所谓了。

李秘又回家去,与武三娘惜别,在这天的中午,终于是与白玉婵的队伍,带着金允秋,踏上了拦截庐陵王的旅程。

白玉婵只带了八个人,加上李秘就是个十人小队,这是军中小规模行动的标配。

金允秋虽然心肠狠辣,但武力上没有半点优势,白玉婵又将她全身上下全都搜了一遍,她没法藏毒,更不可能带着装神弄鬼的道具。

若非要赶路,白玉婵说不得连衣服都不给她穿。

离开长安之后,众人便登上了船,顺水而下,打算前往淮南道的江宁去拦截魏思温。

之所以选择水路,除了能掩盖行踪,而且相对安全之外,自然还有其他考量。

魏思温已经离开好多天,想要追赶是不太可能。

长安距离扬州大概有2300里的路,若是行脚,每日只能走40里,骑马每日60里,算上歇脚的时间,最少也要一个多月才能赶到扬州。

至于十几万大军,想要赶到扬州平叛,需要的时间就更多,所以魏思温一定能赶在大军抵达扬州之前,把庐陵王带到扬州去。

或许他就是想打这个时间差。

当平叛的大军抵达扬州,他们就会祭出庐陵王这张牌。

这可是曾经李唐的天子,被武则天废黜的皇帝,一旦他现身,对平叛禁军的认知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根据金允秋的情报,江宁会是庐陵王进入扬州之前的最后一个落脚点。

而江宁水路发达,从长安顺流而下,能一路走水路抵达江宁,甚至能腾出足够的时间,以逸待劳,等着魏思温与庐陵王送上门来。

扬州曾是前隋江都的所在地,隋朝修建了连通长安大兴城到江都的京杭大运河。

这京杭大运河与后世的走向不同,但不得不说是隋炀帝的壮举与功绩。

从长安出发,顺着广通渠和通济渠等等人工开凿的运河,若是休息少些,二十多天就能抵达。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运河如同帝国的血管,带动了商业经济,同时也催生了不少运河产业链。

当然了,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有利可图自然会催生贼人。

这条运河或许没能逆转隋炀帝的口碑,但却成为了隋唐繁华盛世的基础。

而这些贼人,与寻常贼人却又不同。

至于他们的形成,仍旧来自于利益的原是催生。

每当江南稻米成熟的季节,农民们除了缴税之外,会把稻米通过运河贩卖到长安,这样价钱会更高。

商贩们很快看到了商机,于是会垄断这门生意。

而有些“正义之士”亦或者心怀嫉妒的家族,会用武力来打破这种垄断。

于是渐渐就形成了保护自己的粮队不受侵扰,亦或者打击非法贩粮的势力组织,这就是后世漕帮的雏形。

江湖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指的其实就是运河上的这些漕帮雏形了。

这些地方组织是自发形成的,或许连他们都没有意识到,是商业的规则将他们组织了起来。

大唐也就罢了,官府的约束力和朝廷威望还在,所以水贼和这些势力都不敢侵扰官船。

而随着时代发展,漕帮越发壮大,到了后世几个朝代,即便是官方的收米船,都不得不依靠漕帮来保驾护航,因为这样更快捷,成本也更低。

白玉婵与李秘一行是秘密行动,自然不可能打着朝廷的旗号。

这才刚出了长安不久,他们便遇上了一伙收“保护费”的地方势力。

此处还算是京畿地区,李邕的影响力还在,为了省却麻烦,李秘出面了几次,倒也顺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