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计算机与计算机思维> 第1章 计算机与计算机思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计算机与计算机思维(4 / 18)

新的设计叫“分析机”,但是新的差分机设计太过超的,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要求极高。

当时的工业水平制造不出差分机需要的精细零件。经过近20年的苦苦支撑后,巴贝奇只得

把全部设计图纸和已完成的部分零件送进伦敦皇家博物馆供人观赏,研究没有成功。

在巴贝奇去世 70多年后,巴贝奇的差分机在 IBM 的实验室制作成功,巴贝奇的夙愿才

得以实现。巴贝奇用一生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这种自强不息、为追求理想奋不顾身的精神

永远地流传下来。1991年,为纪念巴贝奇 200周年诞辰,伦敦科学博物馆采用18 世纪的技

术设备制作了完整的差分机,它包含4000多个零件,重量达 2.5t,并能正常运转,如

图 1-2-3(b)所示。

(8) 差分机

(6)伦敦科学博物馆的分析机

图1-2-3巴贝奇发明的差分机和分析机

1.2 计 算机

007

2. 机电式计算机

19 世纪 20 年代,美国的亨利发明了电磁铁,利用电磁铁原理,人们制成了继电器。计

算机的研制者们发现,继电器有开和关两种状态,可以用来表示二进制中“0”和“1”两

个数。用多个继电器就可以记录多位的二进制数。正是因为继电器的这种特性,人们开始了

机电式计算机的设计。

(1)霍列瑞斯的制表机--现代计算机的雏形

1880 年,美国举行了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为当时5000余万美国人登记造册。美国音

名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列瑞斯(Hlerman Iollerith,1860-1929年)与同事们一起收集了大

量的资料,然后用手摇计算机分析这此收集到的数据,然而,用手探计算机“摇”得满头

大汗,一天也算不出几张表格。这次人口调查统计制表工作花了7年半的时间,因此迫切需

要一种机器来完成繁重的统计制表任务。

1888 年。霍列瑞斯发明了他的制表机,如终 1-2-4(a)所示。他借鉴编织机上穿孔卡

片控制花纹的原理,利用穿孔卡片输人和存储数据,采用机电技术取代纯机械装置开发了卡

片制表系统。有了制表机的武装,人口调查的难题迎刃而解。1890年的第 12 次人口普查共

做了6300 万人的调查登记,资料汇总到首都华盛顿后,一个月就完成了统计制表工作。虽

然霍列瑞斯发明的并不是通用计算机,除了能统计数据表格外,几乎没有别的什么用途,然

而制表机等孔卡第一次把救拥转变成了一进制信息。在以后的计算机系统里。用穿孔卡片输

人数据的方法一直沿用到 20世纪70 年代,数据处理也发展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功能之一,霍

列瑞斯由此被称为“数据处理”之父。

霍列瑞斯的制表机获得了巨大成功,也使他看到了一个有巨大前景的市场。1896年,

他创办了一家专业制表机公司,影响力扩大到俄罗斯、加拿大和挪威等国。然而,统计学家

毕竞缺乏经商才干,他的公司不久便因资金周转不灵陷人窘境,只好任别人收购。1911年。

制表机器公司与其他几家公司合并,成立了CTR 公司(Computing Tabulating Recording)。

1924 年,在沃森领导下,CTR 公司改名为著名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主要生产打孔机、制表机一类产品,这就是今天世界著名的IBM 公

间,如图 1-2-4(b)所示。1952 年,IBM公司总裁,沃森的儿子小托马斯·沃森大举进军

计算机行业,并成功地将IBM 公司转型为计算机公司。到20世纪50年代末,IBM公司的计

tore iere drcmdng "ono ing sore

IBM IBM IBM

(8) 制表机

(b)IBM的发展历程

图1-2-4 霍列瑞斯的制表机及 IBM 公司发展历程

算机已经控制了美国市场70%以上的份额,从此奠定了它在计算机领域的优势地位,被称

为蓝色巨人。

(2)艾肯的继电器计算机

1937 年,哈佛大学博上霍华德·艾肯(loward Aiken,1900-1973 年)在图书馆里发

现了巴贝奇的论文,提出了用机电方式而不是用纯机械方法构造分析机的设想。1944 年,

艾肯在美国IBM 公司的赞助下成功领导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自动计算机Mark I(如

图1-2-5(a)所示),这是世界上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