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重启在八岁> 第005章 科技与生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5章 科技与生活(1 / 2)

寒假如约而至,陈小临在期末考试中毫无意外拿到了第一,并且自称完成了四年级上学期的自修,在经过一番磨嘴皮后,学校终于答应了陈小临报名参加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想法,其实陈小临是想直接报名六年级的,但是考虑到影响太大,以及学校八成也不会同意的情况下,还是放弃了。结果毫无意外,陈小临拿到了四年级第一名的成绩,下学期获准直接进入四年级读书,顺利完成跳级。

陈小临深知人才是第一资源。在老妈陈茗芬这边完成霸都茗达广场项目的谈判后,并没有赶回宜城,而是按照陈小临的建议直接找到了位于霸都的华夏科技大学,这是霸都最高学府,甚至在整个华夏都名列前茅的存在,只是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没有回到华夏帝都,而是留在了霸都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之中。在华夏科技大学,陈茗芬直接招募了硬件软件两个项目组,在硬件项目组十几位工程师长达两个多月的辛勤付出下,第一台茗达电脑成功开机运行,只不过这是一台纯组装台式电脑,里里外外没有一个零件是自己生产,没有一个软件是自主研发。

烟花三月,春暖花开,陈小临还在四年级的教室里读着课文的时候,老妈陈茗芬带着这台组装的电脑再次找到了虞建国,希望那够作为招商引资项目拿地建厂,生产茗达电脑,虞建国当即带着陈茗芬和那台组装电脑直奔霸都市首孙鹏的办公室作了专题汇报。按照陈小临的规划,陈茗芬表示,尽管目前茗达电脑只是单纯组装机,但是茗达公司将会持续加强科技攻关,争取早日实现自主研发,在得到霸都市府的肯定后,以华夏科技大学硬件项目组为核心成立了茗达实业科技公司,以软件项目组为核心成立了茗达网络科技公司。

2000年5月1日,茗达公司宣布重组,茗达集团成立,商业管理公司(茗达广场)、餐饮公司、地产公司、实业科技公司、网络科技公司均为茗达集团名下全资子公司,集团公司总部以及地产公司、实业科技公司、网络科技公司三个子公司总部均落地霸都,商业管理公司、餐饮公司总部依旧还在宜城。集团公司总裁由老妈陈茗芬担任,老爸陈达莱出任副总裁,同时继续兼任商管公司和餐饮公司负责人,其他三个子公司由外聘的职业经理人担任负责人。

6月,茗达集团在霸都召开了第一次合作商大会,参会主体为茗达广场的供应商和餐饮公司的加盟商。会上,茗达集团正式发布实业科技公司量产的茗达电脑,网络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茗达商业管理系统、餐饮管理系统、网吧管理系统以及“茗达生活佳”团购网。商业管理系统的对象是类似于茗达广场这种大型零售公司,餐饮管理系统和网吧管理系统则是直接面向一线合作商加盟商,而“茗达生活佳”则是面向社会,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团购网站。在茗达集团的有效推动下,开网吧成为本次合作商大会的讨论最热烈的主题,茗达集团宣布,参会期间采购电脑开办网吧的,享受九成优惠,同时免费使用网吧管理系统,并可直接入驻茗达生活佳,享受首年免费活动,而餐饮公司旗下的各大品牌均全部入驻茗达生活佳,同时免费使用餐饮管理系统,享受首年免费活动。茗达生活佳最大的便捷之处在于可以直接在PC端进行线上支付,线上支付软件叫茗达宝,由茗达网络科技公司自主研发,但茗达宝的所有权归属于新成立的茗达网络支付公司,茗达网络支付公司由茗达集团和霸都市府投资公司共同投资,茗达集团占股80%,霸都市府投资公司占股20%。

茗达生活佳和茗达宝直接作为了茗达电脑的预装软件,随着茗达电脑一起走进千家万户。仅合作商大会期间,茗达电脑的销量就达到了5万多台,销售额突破3个亿。随后,在霸都市府的强力支持下,茗达电脑顺利拿下皖省的政府采购份额。

2000年上学期的期末中,陈小临再次顺利实现跳级,成为了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而接下来的暑假,陈小临终于来到了霸都,在茗达集团临时总部的顶楼中,老妈陈茗芬特意给陈小临留了一间独立办公室,陈小临站在这个一百多平的办公室里,在重生的一年后,他终于开始第一次直接向茗达集团发号施令,当然,只能是以总裁陈茗芬的名义发布,毕竟,此时的陈小临也只是一个年仅九岁半的小娃。

陈小临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组建五大战区,即分别在东部的魔都、北部的帝都、中部的武城、西部的长安、南部的羊城成立茗达集团一级分公司。之前,尽管在集团公司层面完成了重组整合,但是各子公司在地方依旧是各自为战,不能形成有效合力,此次直接成立直属于集团总部的五大战区分公司,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按照陈小临的规划,五大战区分公司为一级分公司,划定辖区范围,在各自辖区范围内,由战区分公司自行决定是否按照省级行政区划成立二级分公司,以及按照市级行政区划成立三级分公司。所有子分公司实施严格的绩效管理制度、末位淘汰制度和期权分红制度,所有子分公司负责人年度业绩达标的,可以获得所属公司10%的利润分红,排名靠前的还可以获得总裁专项奖,至此,茗达集团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一个家族式公司向一家现代企业的过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