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一去两个月,回来红薯早已全部种完,家里的人也是足足忙了两个月,光账本就够叶安安看个几天的。
查账的时候叶安安就看出来了,今年不止红薯卖的多,水稻种也卖了不少,可以说把叶安安一般的收成全部给买走了。
这些稻种可全是高产水稻,还都是大批量买走,吃估计不是,想来是那些人了解了水稻的高产,也看到了其中的利益,想要赚一笔。
对于这样的想法叶安安不知可否,皇帝收的税并不低,他们愿意尝试也是冒着风险的,也说不上发国难财。
只是叶安安还没安生够一个月,京都那边来了信,要请叶安安到京都做客,熟悉熟悉京都的环境。
请人的正是阿宁的祖母顾老太君,而为什么要熟悉京都环境?当然是为了日后居住适宜。
收到信的时候叶安安不禁脸红,上次阿宁便说会将两人的事提上日程。
毕竟他的孝期也过了,叶安安也年纪不小,匈奴的事眼看着有了希望,不能再拖着她。
顾老太太那边早已知道了叶安安的事,只是孙子一直在孝期,她也不好大张旗鼓的张罗婚事。
现在孙子都专
程来信让她过问了,她再不见见人就有些不尊重人了。
只是阿宁正在西北打仗,手里握着兵权。虽然白家一向得皇帝信任,但她作为阿宁最后一个亲人,还是留在燕京才更让人放心。
顾老太太信里也与叶安安说的明白,她留在燕京既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也是为了让皇帝信任白家没有转移亲属意图反叛的心思。
更是言辞恳切说明自身毕竟年迈,长途跋涉虽不说受不住,但日后若是被人知晓反而对叶安安的名声不利。
毕竟,一个年轻力壮的小辈不动,反而让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长途跋涉亲自去见,就算她是郡主也不妥。
送信的人是白家的管家松伯,在白家也有几十载,派他来是对叶家的尊重。
“叶老爷,秦夫人,老夫人只是想请郡主过去做客,并无恶意。
两位若是不信,白某愿以性命担保,若是郡主在燕京出了任何事,白某必提头来见。”
头都提着了还怎么来见,果然是将门出身,办事就喜欢立军令状,动不动就提头,秦氏脸色都吓得不轻。
“这,这位大哥,你别激动,我们也没说不同意,只是我这女儿
没出过远门,我们总是不怎么放心的。”
叶安安:出海还不算远?
秦氏:闭嘴!
“叶老爷秦夫人尽管放心,老夫人已经准备好了一切,保证郡主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燕京最好的。
老夫人也说了,郡主与我家小将军的事她知道,也很满意,很欢喜,绝无为难之意。
而且郡主日后总少不了在燕京过活,提前熟悉熟悉环境也是好的。”
秦氏和叶山其实知道留不住女儿,连小女儿都已经到燕京了,安安还会留在河沟村吗?
更何况安安与阿宁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安安也已经十八岁,是该将亲事提上日程了。
他们只是有点不放心叶安安一个人去燕京,那里都是位高权重,他们攀不上的大人物,万一他们欺负安安怎么办?
“爹娘,你们不用担心,我有能力照顾自己,而且我现在可是郡主,还得陛下看重,没人敢欺负女儿的。
况且女儿只是去探探路,乐乐也在那边,等到我们熟悉了情况,大家都是要搬过去的。”
“我们也搬过去?”
秦氏质疑出声,虽然她也很向往繁华的燕京,但也很抗拒。
那里住着的都是她以
前想都不敢想的大人物,贵妇人,她这样出生乡野的人怎么能去那样的地方居住。
叶安安却理所当然。
“对啊娘,猫儿日后肯定是要走科举之路的,日后我也很可能会去燕京。
到时候再给乐乐在燕京找一门婚事,一家人住的近一点不是更好?”
走科举之路自然是奔着做京官去的,日后她成亲也很可能留在燕京。
唯一能让一家人近一点的办法当然是大家都住在燕京,哪怕动用阿宁家的权势,她也会尽力的将叶康留在燕京,也将叶家留在身边。
她很自私,不想离开自己的家人,叶萍那边她已然照顾不到,只能将一家人安排在距离自己近的地方。
秦氏愣愣的,燕京,她一直以为能这样一辈子留在河沟村就很好,却原来,女儿竟然想去燕京。
但女儿说的话却让她恍然大悟,是啊,她一直想要叶康走仕途,既然如此,又怎么可能将他困在河沟村?
“阿兰,让安安去吧,她能照顾自己,孩子们长大了,我们不该成为他们的阻碍。”
叶山是很看得开的,不然以前被老叶家那么欺压早就抑郁而亡了。
这几年读了书
,还了解了几个孩子的出色,倒是对几个想要出去飞的孩子持开放意见。
只要保证自身安全,他们的路能走多远,全看他们自己了。
秦氏最终还是点了头,还手忙脚乱的帮叶安安准备了不少行礼。只是一直嘟囔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礼物送给顾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