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1章 难处(1 / 2)

所以说,想要清丈耕地,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找不到官员来主持清丈问题,而是,作为最关键的底层执行人员,无法保证。

如果无法保证拥有足够的执行人员,那么就算主持清丈耕地的官员再清廉,再刚正不阿,再视金钱如粪土,那么也是无法保证清丈耕地的行动的。

至于说,能不能慢慢来,这是不可能的。

北陈不是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国,是一个拥有几千万人口,数亿亩耕地的大国。

整个北陈,拥有超过一千个县。

如果派遣官员,一个一个县的进行清丈,那么就算一天可以清丈完一个县,把北陈全国的耕地清丈一遍,也需要花费三年时间。

而花三年时间清丈耕地,会使的很多地方的耕地无法清丈清楚。

因为在有足够时间的情况下,那些侵占了耕地的人,是有办法把自己侵占的耕地给弄“消失”掉的。

比如说,某人拥有一千亩耕地,但是其中只有一半是朝廷登记过的耕地,也就是说,每年他缴纳的赋税其实是五百亩耕地的赋税,而是另外五百亩,是没有缴纳赋税的。

所以当其知道朝廷在进行清丈耕地这种行动以后,必然会想办法,把自己那五百亩不缴税的耕地隐藏起来。

虽然说耕地这种东西,不像金银这些贵金属一样,可以挖个坑埋起来,或者是藏起来。

但是还是有办法可以进行隐匿的。

因为五百亩耕地没有登记在朝廷的土地鱼鳞册,所以在朝廷眼里,这五百亩耕地是不存在的。

所以当清丈耕地人员前来时,只要不让清丈人员发现,这五百亩耕地就可以了。

而如何让耕地“消失”呢?

这方法就很多了,其中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将耕地抛荒。

朝廷在派遣清丈人员清丈耕地的时候,除了依靠朝廷的鱼鳞册以外,想要发现没有记录在册的耕地,那么只能由清丈人员前去查看。

而抛荒一段时间的耕地或许不会出现树林什么的,但是却会杂草丛生。

这样一片看起来全是杂草的地方,自然和耕地扯不上关系。

而没有鱼鳞册可以证明其是耕地,那么抛荒的这片耕地,便只能按荒地处理。

这样,便可以让耕地从清丈人员的眼里消失掉。

等清丈耕地这事过去以后,这些抛荒的耕地完全可以再种上粮食。

虽然说这样做会有很大的损失,但是和被朝廷发现隐匿耕地,从而被朝廷收没相比。

这些损失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说,想要进行清丈耕地的工作,除了拥有大批合适的人员以外,还要快速,果断。

不能把时间拖得太久,因为时间一旦久了,意外便会接踵而至。

但是想要快速在北陈全国进行清丈耕地的工作,那么进行清丈的人员便不会太少。

北陈上千个县,如果在同一时间段进行清丈工作,那么起码需要数万人一起进行。

而数万识字又会算数的人,北陈不是没有,但是北陈不可能把那么多人都集中起来,为朝廷办事。

所以说,陈希晏在烦恼,如何进行清丈耕地的行动。

了解到陈希晏的难处后。

王华也开始思考,有什么办法来解决清丈耕地这个问题。

王华很清楚,如果无法解决清丈耕地的问题,那么北陈便无法彻底释放全部力量,参与到对南梁的战争里面。

所以,解决清丈耕地问题,也是在增强北陈的国力。

想了一会,王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陈希晏无法进行清丈行动最大的阻力,并不是朝廷里面的官员。

毕竟清丈耕地这种事情,不管怎么看,都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如果有人反对,那么皇帝完全可以扣上一顶帽子,说你侵占了耕地,不然为什么反对。

也不是民间的豪族。

毕竟,北陈目前并不是乱世,而且北陈是一个中央政府高度集权的国家。

尤其是,北陈的兵权,牢牢的控制在陈希晏这位皇帝的手里。

国家不乱,兵权在握,陈希晏根本不怕有什么人敢造反。

真正的问题是,清丈耕地的工作,没有人来执行。

朝廷原有的官吏靠不住,从民间召集人员又不可能。

毕竟清丈耕地这种事情,不能过早暴露,要有突然性。

“陛下,臣认为,可以办理一个机构,教人读书认字,教授算数。”

“唉,这个办法吾不是没有想过,但是朝廷麾下有县府上千,如果想要完成清丈工作,起码需要两万以上的人员在各地进行。”

“而两万会识字,和算数的人员,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朝廷这几年虽然有钱,但是教授两万人读书认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王华能明白陈希晏的无奈。

在古代为什么读书认字的人少除了因为生存环境原因,导致大量的儿童无法拥有进入学院学习的机会,还因为,读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生产力和科技技术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读书这种事情,从来不是穷人的权利。

并不是说穷人不愿意读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