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 章(1 / 3)

“这么说,真有人害了你?”母亲凝视着他,面色犹疑,却终是认清现实,放过这个话头,叹道:“是啊,又能如何……你先回屋躺着去吧,家里生姜不够,娘借一些回来。”

几块生姜,原不必母亲亲自去借,只是丫鬟们都不敢去麻烦嫡祖母、或者大伯、二伯院里的丫鬟,也只能麻烦母亲出马了。

看母亲出了院门,元若甫很想追上去,告诉她不必煮什么姜汤。

他患的是病毒性的内热伤寒,喝不了辛辣补气的汤水。一旦喝下,必定要吐,再严重些,还可能吐血……

可若是母亲追问起理由,他又没法解释,为何忽然就懂了点医术。一会儿母亲送姜汤来,就说太辣,赖着不喝吧。

元若甫回屋,在床上躺了会儿,体温有些烫手了,但不算特别烫,约莫只是低烧。

内热伤寒就这样,热气藏于内,还排不出汗,钝刀子似的折磨人,喝了药也要几日才好,怕是要影响他看书背书的进度了。

他又转念一想,若是免不了生病,何不把病生得轰轰烈烈,把堂哥害他的事闹大,闹到无可收拾,闹到祖父那儿去?

不如,借姜汤的辛辣催发内热,造成吐血来吓唬吓唬人。

一碗姜汤效果许是不够,他想起母亲在天井里晾晒的黄芪。

那药材能补气,用几片煮水,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若是大量干吃……正常人都会上火。

元若甫悄悄溜进院子里,从靠墙的竹篓里抓一大把黄芪片。等他嚼着吃完了,舌尖留下微甜,气血也瞬间上涌,具体来说,就是嗓子眼仿佛要冒火。

等母亲送来姜汤,他二话不说一气喝完,又蜷在床上忍了一个时辰,把姜汤呕出来,检查一番,发现里面没见血色。

胃热不够么?

他得再去多吃点黄芪,便昏昏沉沉摸下了床,却听见有人推门进来了,赶紧先躺回床上,闭眼假寐。

母亲赵氏举着烛台过来,很快觉出不对劲,“喝了姜汤怎么没退热?”

她探手摸了下元若甫的脖子,干燥无汗,顿时就慌神地跑了出去。

隔了会,元父被叫进屋来,一边检查元若甫的情况,一边问赵氏,喂过伤寒汤了没。

赵氏如实说,只给喝了姜汤。

元父一听这话就恼了,“咱家穷到买药的钱都没有了?你怎么能放着孩子生病不管?”

赵氏支吾道:“我……我看你最近太忙,不敢打扰你拿主意,以为姜汤会管用的,上回孩子喝完就退热了!”

元父沉默了瞬,只说:“我出去抓药,你看好孩子。”

父亲去抓什么药?

元若甫已经想到了,父亲这些年在工部主事水利,也参与过几次大规模的伤寒病控防,见过最多的伤寒药方,恐怕就是最有名的“桂枝汤”。

果然,等天色渐白时,元父熬好了“桂枝汤”,端来喂给元若甫喝下了。

元若甫喝完药,胃里又开始烧灼。

多亏父亲熬的这一碗辛辣猛药,把他的胃热催发得差不多了。

就在他酝酿吐血时,身后传来赵氏的话音。

赵氏说她有些怕,劝元父今日告假,一起照顾元若甫。

元父回说,要写一封事假奏折,找人送去吏部。

等元父出了屋门,元若甫这边弱弱喊了声,“娘,吐!”

赵氏扶他起来,端着盂盆接住。

元若甫稀里哗啦,把汤药全部吐了出来,最后如愿呕了一大口血。

“这、这怎么回事?”赵氏急道,将元若甫半抱了起来。

元若甫靠在赵氏肩上,眯眼看着元父从屋外冲了进来。

“我还是去请大夫吧,万一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元父没有说完,转身又跑了出去。

天蒙蒙亮,元父叫开了管家的门,让管家赶紧备马车。

管家一晚上被吵醒了两回,实在有些郁闷。

又说,今日大房娘子带哥儿去三清庙上香,为下月童试祈福,准备了好多贡品。眼看要出发了,府上所有马车都得留下,不许外出。

元父得知这个情况,没再坚持非要用马车,叫管家牵马来。

谁知到了医馆,大夫一听姜汤、桂枝汤都喝了,不仅没效果,还吐了血,直摆手告饶,说自己才疏学浅,治不了。

元父被医馆伙计赶了出来,再任他如何敲门,盖不应答了。

这可如何是好?他不能眼睁睁看孩子病着,没大夫救治啊!

他翻身上马,又去了另一家医馆。

清荷院。

听见院门口传来了动静,赵氏奔出去迎接。

“你请的大夫呢?”赵氏惊讶地看着独自回来的元父。

元父摇了摇头,“一听孩子吐血,哪还有大夫敢来……”

看夫君绝望地蹲下去,赵氏觉得天要塌了。

她远嫁来京,夫君便是她的天,如今连夫君都请不到大夫,她一介妇人,还能怎样?

可怜她的孩子,才十一岁就要离开父母,孤独上路了。

“我的儿啊!娘对不起你……”

元居正踏进清荷院的时候,竟听见一阵悲痛的哭天喊地声,心里顿时一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