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卿最初得知程霁泽得罪了廖镇裕父子时,想的其实比较简单。
那时的她不过是个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又在昭阳宫里打了四年杂的小内侍,对政斗的理解还停留在自己看的那些比较热门的历史故事和以宫斗为主的小说影视剧。
所以她只是单纯的恐惧,觉得自己和干爹地位卑微,得罪了权臣只有死路一条。
可后来她到了内侍省,开始初步学习处理政务,并在程霁泽的要求下研习了不少前朝史书后,才逐渐的明确了自己的位置。
《后汉书》中详细的记载了和帝刘肇如何利用宦官势力诛杀外戚窦氏一族、夺回军政大权。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完成这项壮举时年仅十四岁。
此后东汉便进入了皇帝年幼登基、外戚掌权,皇帝年长、利用宦官灭外戚,皇帝夺权成功、英年早逝,下一个皇帝年幼登基、外戚掌权……的死循环中,直至朝代灭亡。
不提这个死循环,单看东汉几位皇帝都能靠宦官势力翦除外戚权力,便可知这种夺权方式有可取之处。
可东汉不同于大胤的一点是,东汉本质上算是一个比较遵循礼制的大一统汉王朝,在董卓入洛阳之前,极少有臣子会产生谋反的念头。
而大胤就不一样了,先不提鲜卑血统,就单说只统一北方、战乱未休这点,就注定了武将手中的权力难以削弱。
而且廖镇野的那一系列操作简直就像是一个耳光一样,打在了自诩中央集权的大胤统治者脸上。更不用提后来先帝即使手刃了他,也躲不过被反杀的命运。
这放在东汉时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即使到了朝代的末期,董卓也因弑杀皇帝而被群起而攻之,最终被刺身亡,手下的势力也作鸟兽散,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他的故事不过是个引子,也像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提醒着后来者。
但是大胤不一样,即使现在的大胤尚未出现军阀割据的情况,但当今天子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面对着的是不同的阻力。
首先,彻底崩塌的中央权力机构注定了他无法拉拢门阀士族,因为能用的人基本上都被杀干净了,剩下的也只有被廖镇裕操纵的份。
其次,北有柔然、北燕,西有叛军,南有南煜,内有流民起义,注定了皇帝只能放任廖镇裕逐渐坐大。就算现在有了可以牵制他的景麟鸣,也难保证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廖镇裕,毕竟谁不想做皇帝。
所以最后,皇帝能彻底放心依仗的,竟只有这些内侍,在与廖镇裕的对比下,看上去简直就像是一个笑话。
但是程霁泽还是接下了这个担子,开始谋划这个几乎可以算是痴人说梦的棋局。
惜卿在被廖玉熙掳走后,就说明了她从被程霁泽救下的那一刻开始,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力,只能跟随着他的脚步,做与他相同的事情。
但是惜卿总怀着侥幸心理。
一开始时,她想着说不定哪天廖镇裕就把自己给作死了,那他们也就不用这么费力了,但又想起廖镇裕正是在廖镇野死后上位的,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来她又想,既然一定会输,那不如拖到廖镇裕终于忍不住动手弑君那天,皇帝若是死了,他们这些内侍自然是难逃一劫,尤其像程霁泽这样的,作为皇帝身边的一号近臣,到时候一定最先被想起来。
所以不妨从现在就开始考虑那一天,提前攒好钱打好人脉,到时候廖镇裕一有动作,她便能趁乱带着干爹跑路。
大胤官员俸禄丰厚,就算现在商业不发达,尚未发明出银票这种简便易携的纸币,他们也可以提前在各州置办下田地,反正现在大胤乱得很,廖镇裕的势力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及东北部各州,到时候大不了往西跑,西边虽是叛军,但是领军之人据说当初正是因为不满廖镇裕才起兵造反的。
而且如果够幸运的话,还可以趁大胤南煜休战的机会偷偷过境至南煜,说不定还能找到干爹的家人。
她那段时间一直在考虑这些事情,考虑到茶饭不思,还尝试着拐弯抹角的问了程霁泽的意思。
程霁泽哪能看不出来他在想什么,他本想直截了当地指出她的这些计划基本上行不通,但又不愿意这样打击惜卿,于是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给她使劲加作业。
孩子老胡思乱想该怎么办?多半是没作业闲的,加两斤作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