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朕登基以后> 第196章:他瞬间懂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6章:他瞬间懂了(1 / 2)

三篇针对农科考试,结合了“农桑为本”“经史子集”的万金油级优质八股骈文。

足以让夏玉书在一群乌合之众中,取得耀眼成绩。

以农科“前三甲”的身份入仕,也能让夏玉书成为夏家未来真正意义上的顶梁柱。

当然,本次朝廷改制后的第一场恩科,老夏家参加的人员,远不止夏玉书一人。

只不过因为对夏玉书的偏爱,老夏头选择多为他准备了一手杀手锏罢了。

毕竟此次竞争对手中,大多数虽然不足为虑,但与夏家差不多的士族世家中,还是有不少人才的。

在夏康年眼中,夏玉书的竞争对手,从来都只是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夏玉书这个重点培养的家族未来顶梁柱外,本次科举,夏家直系子弟中,报名参考的足有十多人。

他们也同样有实力,通过耕读积攒的学问,在一众“炮灰”中,取得不俗成绩。

而且夏康年也为他们做了准备,只不过与他们所报科目有关的优质八股文章,仅有一篇罢了。

对于夏老头来说,唯一可惜的便是,夏家很多本来有实力的旁系子弟,上一次因为他对“龙脉之议”的误判,导致直接被逐出了家族,在族谱上彻彻底底的抹去了名字。

他们这一次虽然也参加考试了,但与家族之间,已然有了极大的隔阂。

不少人更是已经断了对家族的念想。

“如果没有上一次的紧急避险之举,此番我老夏家,直系子弟通过科举为官,无数旁系子弟各地为吏。”

“上下一体,必然能够在新朝中争取能多利益。”

心中虽然有着几丝遗憾,但夏康年也坚信,只要夏玉书以及家族直系子弟,能够通过本次科举,在永历朝廷站稳脚跟的话。

那些已经被请出“祖祠”的旁系子弟,也肯定会再度归心。

大明的官场,说到底都是一党、一派、一系发展的。

“玉书,记住爷爷的话,遇事不决,经史子集。”

考场之前,看着走向大门,即将被一群士兵检查有无夹带作弊嫌疑的夏玉书,老夏头最后喊了一声,算是将家族数代人研究科举的“诀窍”,再次强调且传递了过去。

远处的夏玉书点了点头,旋即带上几分饱读诗书的气度,毅然决然踏向科举考场。

入场的检查极为简单,只是搜身防止考生将匕首之类的凶器,亦或是明目张胆的书籍、小纸条带入其中罢了。

此等检查的力度,甚至还比不上以前举行“乡试”时,那种细致严格的检查。

安然通过了门口的关卡,进入由朝廷开设启蒙学院教学场地简单布置而来的农科第三考场。

顺着排成长龙的队伍,走到一名朝廷官员正襟危坐的长桌前。

轮到自己时,夏玉书报上名号,从对方手里领过带着自己名字的标识牌,随即便被士兵引导着,进入了考试的场地。

而考试的场地,也让夏玉书这个耕读世家公子哥,心底大呼长见识。

无它,只因为朝廷本次恩科考试的场地,赫然正是启蒙学院,教授那些孩童学业的教室。

他所在的小小房屋内,有课桌三十来张,每一套桌椅,皆是对着一名考生。

“尼玛,朝廷本次恩科,看起来有点儿戏呐,他们就不怕我等互相抄袭作弊么?”

心里忍不住默默吐槽两句,其实不只是夏玉书,进入教室的其他考生,也明显懵了一下。

实在是,这番考试的准备,太过于草率。

科举一事,不管是对于哪个朝代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大事。

历朝历代因为科举舞弊、作弊惨死之人数不胜数。

作为为国选才的重要途径,朝廷对科举的管理向来严格到了极致。

别的不说,单单是考试的场地,就准备得极为肃然严谨。

大明传统的科举考场,被称为贡院。

其中皆是一排排,用厚实砖墙隔开的小格子。

考生进入属于自己的小格子后,除了正面留有供兵丁与监考官巡查的口子外,各面连光都透不过来。

也就是说,考试者基本处在完全封闭的空间内,压根就看不到其他人。

为防止考生作弊,朝廷各种措施齐全,甚至已经到了严苛的地步。

但永历朝廷这场考试,特么的不只是没有“贡院单独格子间”,甚至一间房屋内,直接就挤了三十来人。

桌子与桌子之间的距离,不过数尺。

这简直就是…离谱!

内心吐槽归吐槽,都到了这个时候,肯定没有人因为考场不严谨而退场的。

陆陆续续中,同一间教室的考生都已到齐。

夏玉书甚至还在隔着四五排桌椅的位置,看到了一名不久前,才被逐出家族的旁系子弟。

“咳咳,各位考生,在恩科考试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讲考试规定…”

考生到齐后不久,一名身着儒生服饰、看起来像是启蒙学院老师之类的中年,开始大声讲起考场纪律来。

大抵是考场内不得交头接耳,必须保持安静,有事必须举手之类千篇一律的规矩。

夏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