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回到唐朝做将军> 第二百二十六章 长安三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六章 长安三事(1 / 2)

京城最近的事有些多,多到三省六部的老头子们连家门都没时间回。

头一件,便是立太子的事。

太子乃是国本,如今距离先太子故去已有了大半年的光景,新太子的人选却始终定不下来,作为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皇帝,李隆基实在是烦恼和苦闷。

高力士时时陪伴在皇帝身侧,看到皇帝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下,一向细心的他自然能猜到皇帝如此的缘由。

可是他作为内监,过问太子之事,乃是犯了忌,可这么多年的陪伴下来,皇帝于高力士而言,也不仅仅是皇帝这么简单了。

高力士想了多日,还是找了一个四下无人的时候,开口朝皇帝问道:“陛下,这几日心情烦闷,却是为何?”

皇帝指了指桌案上的奏折,瞥了高力士一眼,淡淡开口道:“老家伙,你日日在我身后,难道还不知道朕为何不乐?”

“是因为储君未定?”高力士开口道。

皇帝叹了口气,无奈得点了点头,朝中这几日的风向,好似都刮到了李清那里,惠妃死了,也无所谓武氏做不做太后这一事了。

相比于紧闭府门的忠王府,不拒朝臣的寿王府自然成了朝中大部分臣子的选择,再加上李林甫等一众人的推波助澜,他们突然发现,寿王李清,好像真是个不错的人选。

可是皇帝,心中还有个隐秘的心思,这个心思不能为外人道,若立三郎为太子,可是太突兀了些,又该用什么来塞住大臣的悠悠之口呢!

高力士上前,不紧不慢道:“陛下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复争?”

高力士的这句话,似是一语点醒了梦中人!

是呀,自己纠结于李清那事上,怎么倒把三郎如今为长这事给忘了。

这对主仆随意的两句话,储位便定了下来,大唐帝国的新任太子就此诞生。

第二日早朝,皇帝在朝上以“李嗣升为长,当为储君”,宣布李嗣升为太子,改名为李亨,入主东宫。

皇帝这话一出口,李林甫失望之下,却也对此结果并无太大的错愕。

而朝野上下,经过李林甫的多方奔走,早已视他为寿王李清的忠实拥趸,如今忠王李嗣升成为储君,这意味着什么?

李林甫苦笑不已,他这些年的苦心经营,在皇帝宣布的那一刹那化为乌有,并且,他同新太子之间,而结下了深深地嫌隙。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跟未来的皇帝结怨,李林甫知道不是好事。

可事已至此,李林甫还能怎么办呢?

第二件事,便是如今西域的战事了。

苏禄的请罪书,可以说是在皇帝的意料之中,大食按约出兵,解了庭州之围,而盖嘉运在突骑施领土上的胜利,让苏禄突然感觉到了惶恐。

或许苏禄原本以为,大食和唐廷世代仇敌,怎么会真的联合攻打自己呢?若是夹在两国之间的突骑施真的没了,唐廷可是和大食接壤了。

但突骑施没有想到,大食和唐廷这次,来真的!

除了苏禄的请罪书,案头上还有两份折子,一封是盖嘉运的,除了禀明自己大声突骑施,攻破了施店密城,缴获大量物资之外,还上书皇帝兵马使王世川不听将领,没有守在安西防止突骑施的进攻,而是带兵去了西州。

盖嘉运又解释西州之围,说自己本有完全之策,却不想就此被王世川打乱,西州本就没有危险,王世川刚愎自用,多此一举。

另一封,是王世川的折子,他在其中朝皇帝请罪,自己的确是没有听经略使命令留在安西,但也详细解释了自己出兵的缘由,西州乃丝路上的重要城镇,若是被吐蕃攻破,便会重复当年瓜州的惨剧,自己一想到瓜州之惨烈,终是忍不住前去救援。

王世川在路过焉耆之时,便去寻了封常清,封常清的意思,就是让王世川赶紧上一封请罪折子去,自己将事情朝皇帝说明了,总比事后被人挑拨得好!况且这事儿,也瞒不住呀!

王世川在折子中表一表自己的忠心,哭一哭自己的无奈,不忍看百姓死在吐蕃人手中啊,见不得人间惨剧啊,反正以王世川的才情,写出来的东西不说能感天动地吧,至少能感动了朝堂上的那些老头子就行。

人老了老了,念的还是一个情字!

王世川觉得甚是有理,即刻便写了一封,命人送去了长安。

两封折子都被皇帝在朝堂上命人念了出来,堂下臣子面面相觑,也不知该如何评判。

从将律上而言,王将军的确有错,该罚,可是若从情感上而言,他们还是支持王将军的决定。

盖嘉运马后之言,不说到底是不是真的,便算是真的,他的后手若是不起作用,西州不仍旧面临着城破的危险?

这么一座大城,城中不说财物多少,吐蕃人嗜血残杀,若真破了城,估摸着不会剩下多少活口的吧!

而要重建一座城镇恢复到往西的繁华热闹,又需要朝廷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这岂是盖嘉运可以承担得起的?

朝臣们的沉默其实已经表明了他们的立场,皇帝点了点头,而后赏赐盖嘉运布帛金银,并嘉奖圣旨,送去北庭。

朝臣刚要猜度皇帝的意思,却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