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6 留个心眼(1 / 2)

秦国公刚落了几滴泪,嗓音微哽,“太孙多白嫩水灵的娃娃呀,他们如何下得去手。”

“”便是担忧他,‘白嫩水灵’‘娃娃’也形容得不妥,谢邀重新搭上他的肩,无奈,“秦爱卿啊,无事多读点书吧。”

措辞不至于如此匮乏。

秦国公眼泪又落了下来。

他倒是想读书,也得有空啊,从早到晚拘在辅政殿看奏章,眼睛快瞎了。

说到这,辞官的念头又声冒了出来,“皇上,老臣”

“哎”谢邀打断他,“朕知辞官非你本意,折子已经烧了。”

他说,“丰州灾情如此严重,丰州官员都敢欺瞒不报,细查,冤情恐怕更多,秦爱卿,朕知你刚正秉直,丰州之事,朕交给你办如何?”

秦国公喜不自胜,“老臣定不辱使命。”

早想跟人切磋切磋了,兵部那群龟孙子畏手畏脚,打起来没劲,拿丰州那群王八羔子活动活动筋骨正好。

谢邀又道,“朕允你去巡防营点八百人,到丰州后,一旦查出官员杀害百姓,当地斩头,若有官员中饱私囊,给朕抄了他们的府邸,钱财散于百姓,助他们重建屋舍。”

秦国公心潮澎湃,“是。”

“钱,取之用民便用之于民。”谢邀能为百姓做的就是尽可能惩治贪官污吏,还大周海晏河清。

四人齐声奉承,“皇上英明。”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官不仁,最后颠覆的是他谢家的江山,孰轻孰重,谢邀心里自有定夺,“往后三年,免丰州百姓徭役赋税”

罗本章俯首,“老臣替丰州百姓谢皇上隆恩。”

这话顺耳,激起谢邀斗志,他像喝了鹿茸汤似的兴奋,“其他州府怎么样了?”

天灾最易引起民怨,历朝历代,占山为匪,聚民造反,都因帝王昏庸,百姓水生火热的缘故,谢邀还想做皇帝,断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罗本章从善如流,“幽州疏水筑堤及时,仅两个县受灾,章州去年拨款修缮过堤坝,灾情不大,柳州严重些”

说这些的时候,吴德贵搬了把太师椅来,谢邀坐下,边喝茶边听他们汇报情况。

水患是南边几州,北边几州还有旱灾,越往下听,谢邀眉头拧得越紧。

往年各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两年怎么就

这龙椅,坐着烫屁股啊。

议完事已三更天了,夜风卷来几丝寒意,烛火跳了跳,滋滋滋的燃着。

几只飞蛾绕着纹花的灯罩飞来飞去。

白日睡得多,谢邀也有点熬不住了,“今日就到这吧。”

罗本章他们也深感疲惫,得此话,如蒙大赦,但混迹官场多年,喜怒早以不形于色,“老臣恭送皇上回宫。”

谢邀满意的起身,走到门口时,想起什么,回眸看向罗本章,“春风回京了?”

整理奏章的罗本章脑子转不过弯,如实道,“他担心太孙安危,出城了。”

“”谢邀无言。

纵使他的身份是谢武帝,但也不会为难个侍从,春风是否警觉过头了?

“秦爱卿,若在丰州碰到春风,命他立刻回京。”

秦国公没有多想,丰州一事牵连甚大,皇上想了解更多合情合理,他欣然应下,“是。”

“他不回来,绑也要绑回来。”谢邀强调。

巡防营的人靠不住,禁卫军副统领又是个贪生怕死的,皇祖父身边的几个公公虽忠心,但年老体衰,还是春风伺候得更舒服。

殊不知他的话落到其他三人耳朵里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他们自认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无愧于天,丰州一事如何处理已安排妥当,皇上还寻春风,摆明了不信任他们。

伴君如伴虎。

引起皇上猜忌会有什么下场他们太清楚了。

谢邀看他们脸色苍白,难掩倦怠,温声道,“回府歇息吧。”

转身时,不经意瞥到桌脚倾倒的瓷瓶,装黑发膏独有的,约莫秦国公脾气上来扔掉的,他折身回去,捡起放在桌上,“不服老不行啊,这黑发膏虽然褪色,效果还是不错的,试试吧,别说朕亏待了你们。”

秦国公嘴抽,暗道,亏待的还少吗?

但说了一宿的话,口干舌燥,不想吭声。

直到谢邀装出副慈善脸说,“批阅这么多奏章,几位爱卿也累了,待会朕让轿子送你们出宫”

他憋不住了,“皇上,您真要体恤老臣们,尽早开朝会吧,两日一朝,老臣保证日日神清气爽,精神十足。”

“”谢邀慢道,“不急。”

秦国公噎住。

不执政,送他们再多黑发膏,轿子又何用?

谢邀看他嘴歪来歪去,明显嘀咕他的坏话,他装作没看见。

受百官朝拜是谢邀梦寐以求的事儿,但不是顶着皇祖父这张脸,他要堂堂正正坐上那个位置,而不是为他人做嫁衣,一日不找到诏书,他就一日不得安宁。

哪有心思开朝会啊。

经过这晚来看,内阁这几位虽有偏私,大是大非立场鲜明坚定,不是奸臣。

当然,极有可能故意做给他看的。

他突然后悔让秦国公去丰州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