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436章 对手出现,皇家秘闻也压不住了,长孙无忌要下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6章 对手出现,皇家秘闻也压不住了,长孙无忌要下水(1 / 2)

在长孙无忌接手杂志之后,编辑部的地点也搬到了他自己的衙门之中。

说起来,长孙无忌之所以能得到主编的位置,很多程度上便是因为在《贞观律》完成之后,他其实也没有太重要的事情在手中。

之前因为避嫌的原因,他被封为没有实权的开府仪同三司之后,他和他的幕僚的重要工作便是汇编新的律法。

在这一次新律顺利推行之后,长孙无忌也受到了李世民的重赏。

李世民册拜长孙无忌为司空,由之前的从一品升为了正一品,位列三公之一,做到了真正的位极人臣。

对此封赏长孙无忌虽然兴奋不已,但他还是上表推辞,不过最终被李世民给驳回了。

如今,再次被李世民任命为重用的职位,长孙无忌便是觉得一阵的春风得意。

如果说,前面三期的《贞观半月谈》以吐谷浑大捷为切入点,目的便是将《贞观律》和《贞观氏族志》呈现在世人的面前的话,第四期的杂志便完全就是长孙无忌个人发挥的舞台了。

一番精心挑选之后,长孙无忌将主题定在了公主大婚、普天同庆之上。

是的,在前些时候,在长孙皇后的提议之下,李世民决定将长乐公主嫁给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

长孙无忌看来,在这个时候推出这样的主题自然是再适合不过了。

一来是迎合李世民的喜好,二来也是承接了上一期关于氏族排名的议论,再一次巩固了洛阳长孙氏的地位。

他最是明白,李世民对这个女儿的喜爱,之前为了公主嫁妆的事情,李世民还和魏征大吵了一架来着。

在决定了两人的婚姻之后,李世民便决定要大肆给女儿准备嫁妆了。

为此,李世民还在朝廷只是想众人询问了一番:“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

面对李世民这老父亲的心态,群臣自然也不好反驳于他,最后还是房玄龄开口道:“陛下所爱,欲少加之。”

房玄龄的意思其实便是在告诉李世民,你可以加,但是不能加地太多了。

然而李世民显然误会了房玄龄这少加的含义,再加上这几年因为李佑的原因,李世民的内库颇为丰裕,李世民在筹备嫁妆的时候,用力过猛了。

不光是超过了一般的公主许多,甚至达到了永嘉长公主的两倍以上。

这个永嘉公主是李渊之女,也就是长乐公主的姑姑,在辈分上长于长乐公主,理应尊于长乐公主。

李世民为了宝贝女儿居然想逾

礼而行,这让有名的谏臣魏征一瞬间就不淡定了。

“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

接着两人又是一番极限拉扯,最终在魏征以辞官要挟之下,李世民妥协了。

然而李世民虽然在表面上妥协了,但在心中却仍然是气愤不已。

盛怒之下的李世民,选择了向皇后告状。

来到丽正殿之后,李世民大骂道:“会须杀此田舍翁!”

长孙皇后大为吃惊,连忙问起其中发生的事情。

在李世民详细的说了一番之后,长孙皇后却是默默不语地走了出去。

李世民在宫中,左等右等都不见皇后回来,一问之下,却是听说皇后站在庭院里。

李世民匆匆赶过去,却发现长孙皇后穿着整齐的朝服站在庭院之中,显得非常郑重。

李世民大惊,连忙问他这是为什么。

“主明则臣直,今魏征敢于犯颜直谏,皆由陛下明察之故,怎可不贺?”

这时长孙皇后才将自己的心思说了出来。

皇后的这一番话,终于解了李世民的心结,终于是龙颜大悦。

而在这个故事中,李世民、长孙皇后以及魏征都彰显了各自难得的品质,也在朝中流传为一段佳话。

此刻,长孙无忌便准备将这个故事以及公

主大婚的喜讯作为主题,再辅以关于公主和驸马的故事,去完成本期的《贞观半月谈》。

在他看来,如此有看点的一期内容,定然可以将《贞观半月谈》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然而在杂志发售的这一天,兴致勃勃等着看结果的长孙无忌却是迎来了一个天大的打击。

《贞观半月谈》差一点就滞销了。

在这一天,除了京城之外,在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大大小小十余本杂志。

和长孙无忌这个高高在上的主编不同,这些杂志的主编基本上都是本地的名人,在杂志开售的这一天,这些名人亲自出现在销售现场,用自己的名气确保了这些杂志的销量。

最终,《贞观半月谈》靠着皇家秘闻,虽然也全部销售了出去,但是却并没有掀起如之前那么大的声势。

为此,长孙无忌恼羞成怒,和众多手下一起加班加点,火力全开地推出了《贞观半月谈》的第五期。

然而,很多时候,努力和结果都是不成正比的。

这一期的《贞观半月谈》足足三天,才全部销售出去,而风头则被其他的杂志全部抢了过去。

面对《贞观半月谈》的迅速滑落,长孙无忌也是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