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435章 连续成功,高士廉飘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5章 连续成功,高士廉飘了(1 / 2)

借着《贞观半月谈》造成的空前影响力,令各大世家惴惴不安的《贞观律》终于正式出现在了世人的眼前。

顿时,在大唐各地都掀起了一股购买和学习贞观律的热潮。

但是,这毕竟是一部律法,虽然在编撰的时候已经尽量采用平实的语言,但一般的民众想要完善的理解也并不容易,即便是一些衙门的小吏也不能完好的理解。

在此时机,李佑的新学再次展现出了他预期中效果。

新学在大学城校区,一连举办了十天的义务讲座,为了普通百姓讲解这部贞观律的重点。

而当年李佑承诺杜淹的基层官员培训班,也在同时上线,来自大唐各地的基层官员齐聚京城,开始了他们为期三个月进修学习。

在《贞观律》发行之后不久,《贞观半月谈》的第二期又是如约而至。

这一期刊物的重点自然就是《贞观律》了。

这期杂志一出,各地的州府纷纷向高士廉所在的《贞观半月谈》编辑部发来了感谢信。

原来,在这一期的杂志中,不光对照律法做出了许多实用而生动的解释,更是对比了新旧律法之间的不同。

这一期的杂志也打消了一部分人的顾虑。

杂志中说明,新旧法律现在还处于并行的状态,其中如果有存在不同的地方,应该如何执行等等的具体问题。

原本在新律推出之后,各地衙门每

天要面对不少各种各样咨询的问题,以及实际中遇到新旧法律不同带来的问题。

如此重要的变化,让各地衙门只能疲于应付,叫苦连天。

但是在杂志推出之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除了不少人在自行阅读之后,不来找他们的麻烦之外,他们还可指着杂志说明问题的解决方式。

更有些州府,为了方便,干脆买了大量的杂志就放在衙门里,有人来问问题的时候,先让他们自己看了之后再问。

如此一来,各地衙门终于是轻松了下来。

看到这些感谢信,高士廉兴奋不已,连带着筹备起下一期的杂志也更有劲了。

下一期的杂志,在高士廉看来才是这一次战役中最关键的一战。

在第二期的杂志中已经预告了《贞观氏族志》即将问世。

下一期,就将是他和这些被贬低了身份的三流世家正面对线的时候了。

为了给《贞观氏族志》造势,高士廉还采用了李佑的建议,在第二期杂志中也推出了一个猜谜活动。

书中列出了新的氏族志的编撰原则,然后让百姓自行去猜测最终氏族志的排名。

并且,各地的文人学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猜测撰文投稿到编辑部,如果结论和最终名单一样,那么他写的文章便有可能会刊登在之后的《贞观半月谈》上。

自古文人便更爱名,所以这个活动一开始

,高士廉便收到了大量的投稿,而这个世家的排名也在民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在那几天,只要在街头巷尾稍微驻足,便能听到关于排名的讨论。

尤其是在长安城里,上到八十老翁,下到七八岁的孩童,都会时不时地发表两句自己的看法。

要知道,凡是能被称为世家的,即便只是一些小世家,那也不是普通百姓可以去随便接触和奢望的。

但是如今,却因为这本杂志,让百姓有了一个把他们当作谈资的可能,那么这些百姓为何不大谈特谈呢。

而等到,《贞观氏族志》正在发表的那一天,这个讨论达到了最高潮。

其中不乏因为自己中意的世家被排在后列而感到惋惜的,也有因为对排名不满而大骂的,但是更多的却是百姓对于那些欺压过他们的世家被降为三等世家而感到的解气。

要知道,普通百姓早已恨透了这些有着特权的世家贵族,而受到朝廷恩惠的他们早就已经站在了朝廷的一侧。

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一次的《贞观氏族志》就是在帮他们出气。

从此以后,当这些氏族在说他们是些不入流之人的时候,他们便有勇气回怼一句:“有什么好牛的,你们不也就是个三流世家么。”

面对如此情况,高士廉和他的手下已经做好了随时迎战的一级戒备,一旦出现什么风言风语便立刻开

始口诛笔伐。

然而预料中的暴风雨并没有到来。

在这一次《贞观氏族志》中被打压地最惨的几大世家在舆论面前选择了沉默。

他们将这些反击的话全部写进了积极准备中的各类杂志中,他们现在的沉默,只是为了让即将到来的暴风雨更猛烈一些而已。

然而他们的积极准备,却并不被高士廉知晓。

在确定世家集体哑火之后,高士廉心情大悦。

在第三期杂志顺利推出之后,《贞观氏族志》彻底的站稳了脚跟,得到了广大底层百姓的认同。

为此,高士廉在美食城以最高规格宴请了编辑部的所有人,更是开了不少的好酒,供众人畅饮。

接着,乐极生悲的事情便发生了。

饮酒过度,加上太过兴奋和年纪大了,让高士廉直接倒了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