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433章 四大世家的联合反击,王珪着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3章 四大世家的联合反击,王珪着急了(1 / 2)

“怎么了?崇基,这书有什么问题么?”

王珪大为不解。

他不明白这本书中到底有什么值得自己这个大儿子如此担忧。

只见王崇基指了指上面主编的名字道:“父亲,这书的主编乃是高士廉。”

“而且你看着第一篇的开篇寄语,除了陛下的话之外,高士廉的话中明显还有话啊!”

原来高士廉在篇首寄语中写道,他会成为这本《贞观半月谈》的主编,除了陛下的原因之外,也是拜某人所赐,因祸得福。

这话在别人的耳中听起来,也不过是因为高士廉因为之前被贬之事的一些牢骚。

但是,听在王家父子的耳中,却仿佛自己过去做的事情被高士廉知道了一般。

王珪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崇基不必紧张,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那高士廉就是猜到了是我们做得,有心想要翻案,那他又能如何。”

“你没看到么,他都被陛下发配来编写这个什么杂志了。”

“著书立说说得好听,其实都是些不得志的穷酸文人作为罢了。”

“你看着书的前面,写的都是这一次与吐谷浑一战的事情。”

“这件事说简单一点,其实不过就是高士廉和那李佑小儿在给陛下表功罢了。”

王珪随意的翻看着手中的杂志,一

边看一边发表自己的评论。

然而当他看完关于大战的文章之后,他的眼神也凝重了一些。

王珪看到了关于《贞观律》的文章。

认真地研读了一遍之后,王珪改变了之前的看法。

“崇基,你的想法果然不错,这高士廉和那李佑小儿,是想借这个杂志,为他们即将出版的《贞观律》打伏笔呢。”

“让这些耸人听闻的文章现在民间发酵一段时间,等到真正出版的时候,估计想要珍藏一本的人起码会多十倍。”

王珪这话并不夸张,在这个时代,真正关心律法的人其实只是极为少数。

除了官府之人以外,那就更少了。

一般的商贾、匠人,虽然也认识几个字,但是却并没有想要主动去了解的欲望。

因为他们觉得,只要自己老老实实的,法律怎么规定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经过杂志的宣传之后,大家都知道新的律法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利益的驱动之下,让更多的人有了想要了解的欲望。

“父亲,这一次杂志可以帮《贞观律》宣传,少不得之后他还能为陛下其他的想法宣传啊。”

“你看这名字,既然叫做半月谈,定然半个月就会有一期。”

“孩儿觉得,下一期很有可能就会宣传《贞观氏

族志》了。”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那《贞观氏族志》就更加不可阻挡了。”

王珪这样点了点头,王崇基能想到的他也想到了。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舆论攻势,王珪也是一筹莫展。

一番思索之后,王珪开口道:“那我的名帖去黄门侍郎崔民干府上,说我稍后回去拜见。”

“上一次我们妄图搞垮大唐币失败之后,我认真地总结了一番。”

“看来只是我们单打独斗还是不行的。”

“既然我们五姓七望同气连枝,那么这个时候也应该守望相助。”

“这一次,是该真正展现我们联合起来实力的时候了。”

王崇基得令之后,便立刻向着崔民干家而去。

此时此刻,崔民干也正和儿子崔丘一起翻看着《贞观半月谈》,一听到王府有人上门拜见,崔民干立刻就笑了起来。

“看到没有,高士廉露了这一手,王珪老儿忍不住了。”

“当时他趁着高士廉的疏忽,想要一箭双雕破坏氏族志的编撰的同时抢下侍中的位置。”

“如今高士廉的书编完了,反击自然也就要到了。”

崔丘点了点头道:“自己做的事情,就得自己来背,这把我们拖上是什么意思!”

“看我过去回绝了他。”

然而崔民干却是摇了摇头

道:“让他来吧,这一次杂志的事情可不是个小事。”

“还记得之前我们散布关于燕王的谣言么,这杂志显然就是那小皇子的见招拆招。”

“他虽然没有像我们一样的群众影响力,但是他也有他的优势。”

“那就是他对大唐超过半数的印刷厂都有着绝对的影响力。”

“这也多亏了,这几年,我们世家也花钱办了不少的印刷厂,要不然我们可能还真的没有机会了。”

“这一次,的确是需要我们联合行动的时候了。”

接着崔民干,抿嘴一笑道:“不过嘛,既然王珪主动有求我们,那这一次的行动就得由我们来主导了!”

接下名帖之后,崔民干也没有闲着,立刻让儿子崔丘把出身清河崔氏的大司农崔善为和来自荥阳郑氏的礼部尚书郑善果给请了过来。

四人到齐之后,便各抒己见,对于目前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最先开口的还是王珪:“各位,如今陇右李氏早已倒向朝廷,范阳卢氏和赵郡李氏在京中没有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