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432章 大胜吐谷浑,科技的力量,一枪之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2章 大胜吐谷浑,科技的力量,一枪之威(1 / 2)

由于杂志的事情,新书的发售又延后了两个月的时间。

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李佑果断地调整了之前的印刷策略,从原本的多点开花,到最终确定了五家并不属于世家的印刷工坊,作为这些书籍和杂志的出品地。

就在李佑紧锣密鼓筹划的时候,大唐和吐谷浑的大战已经打响了。

相比于蛮横的颉利可汗,吐谷浑的慕容伏允就显得谨慎了许多。

双方的战斗是从李道宗和慕容伏允的小规模接触开始的。

在接连几战的失利之后,伏允又使用了与之前对付段志玄相同的策略,准备焚烧草地逃走。

然而这一次,李靖却并没有给他机会。

早在李道宗在正面吸引慕容伏允注意力的同时,苏定方和侯君集已经提前出发了。

两路骑兵不惜马力的连夜奔袭,终于在慕容伏允放火的阻断了自己前进道路的同时,完成了对吐谷浑的背后包围。

就在慕容伏允自鸣得意,准备将部队化整为零,和唐军开战游击战的时候,大唐骑兵如同神兵天降,给了军容涣散的吐谷浑大军狠狠一击。

在度过最开始的惊慌之后,慕容伏允发现唐军虽然从两个方向完成合围,但是却只有不到两万骑兵。

仗着人多

,慕容伏允准备再次集合部队,以多胜少吃掉这两支部队。

然而,当慕容伏允好不容易集结起自己最为凶悍的精锐与唐军交战之后,他却发现自己引以为豪的青海骢骑兵,在大唐骑兵面前丝毫占不到一点便宜。

而且非但占不到便宜,相反因为唐军的精锐装备而完全处于下风。

如果是吐谷浑的骑兵是占据着青海骢极为健硕,耐力超常的优势,那么这种天生的优势在大唐骑兵后天装备的加持下就显得有些过于原始了。

经过了三年的研究,现在大唐骑兵的装备比起三年前和西突厥一战的时候,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区别。

这种装备的区别,在双方骑兵距离六十步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地一览无余了。

只见大唐骑兵,在奔跑的同时拿出两只手弩,向着对面的吐谷浑骑兵就是两轮齐射。

吐谷浑骑兵最多就是轻甲,有些甚至就是皮甲,这种等级的防御在精钢弩箭面前完全形同虚设。

两只手弩发射之后,剩下的吐谷浑骑兵还以为噩梦已经结束,可以开始真刀真枪的拼杀了。

却没有想到,只是几个呼吸的时间,唐军的手弩又上好箭了。

接着一轮齐射之下,吐谷浑骑兵又倒下了一旁。

六十步的距离,唐军的骑兵连射了三轮弩箭,等到真正两军相接的时候,吐谷浑骑兵已经损失过半。

而且前面冲锋的骑兵倒下之后,他们的马匹没人控制,大大阻碍了后面骑兵的冲锋速度。

这让好不容易引来白刃战的吐谷浑骑兵因为冲力的不足,又吃了大亏。

一番冲杀之后,慕容伏允眼见大势已去便准备带着手下突围。

然而此时,唐军阵营之中杀出一员白衣小将,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奔慕容伏允的本阵大旗。

慕容伏允手下护卫的四大天王,八大金刚连忙拍马上前掩护,却没想到这些在青海湖畔称雄的高手,在这小将面前完全不是敌手,不过三五招,便被纷纷挑落马下。

吐谷浑军观之胆寒,慕容伏允仓皇逃窜。

这一战,唐军大获全胜,虽然让慕容伏允在最后关头逃掉了,但他却也是失去了继续和唐军游击战的资本。

想要彻底将吐谷浑划入大唐疆土,那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一战,李靖上表肯定了苏定方和侯君集奔袭包抄的功劳,更是将首功交给了那一员横空出世所向无敌的小将。

这人,正是李佑向李世民推荐的小将薛仁贵。

此役过后,小霸王薛仁贵名

扬军中。

捷报来到朝中,李世民大为赞赏,在一番赞叹之后,又秘密将高士廉召到了书房。

高士廉从李世民的书房出来之后,立刻又秘密前往了神策府,与李佑一番商议。

三天后,第一期的《贞观半月谈》带着唐军大胜的消息,出现在了大唐百姓的面前。

这是在大胜西突厥之后,唐军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

面对着这本记录着大唐胜利的杂志,民间出现了罕见的抢购热潮。

大家都想将这个重要的时刻给记录下来,而如此应景的杂志出现,无疑满足了民众的需求。

果然,在这本杂志中,对唐军从防御到转为进攻的各个阶段一一解析,在不泄露军事机密的同时,将唐军的风采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其中关于战场的描写,让大家看得都是血脉沸腾。

尤其是最后那一段,薛仁贵大战诸多吐谷浑高手的场面,更是看得众人如痴如醉。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街小巷无不歌颂着唐军威武。

但是很快,当大家看完唐军的故事之后,却发现这本杂志中还有更多的内容。

其中除了长安的一些新闻之外,更有其他的重磅信息。

这便是代表全大唐百姓利益的《贞观律》即将面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