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366章 李靖来要粮,粮食不是这样算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6章 李靖来要粮,粮食不是这样算的(1 / 2)

是的,李靖不想把人带回来了。

除了让这些人留守北方五州之外,李靖更是准备让他们进入西突厥和薛延陀的领地,争取在今年完成这两个地区的改制。

在这两处投降之后,李世民在西突厥和薛延陀的地盘上设立了七个新的州府。

而李靖的想法,便是让这七个州府所在地都留下驻军,从而将这些土地牢牢地控制起来。

原本因为疆土太过辽阔,李靖觉得过于困难,路途遥远让后勤补给成为了一大难题。

草原之上连连寒冬加上战乱不断,让他们就地补充食物变得极为困难。

如果强行掠夺部落的食物,随时都有可能破坏现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和谐关系。

但是没有补给,即便是大唐军队装备了棉衣和羊毛衫这样的御寒神器,也没有办法度过草原的寒冬。

然而这一次的丰收,让李靖看到了一丝可能。

尽管李靖也知道,如此大规模的运送粮食,在运送途中的消耗或许还会大于最后留在前线的粮食,但是他仍然想来试一试。

听完李靖的想法,长孙无忌第一个站出来投了反对票。

“卫国公,草原严寒你我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了,这十几万大军想要在草原过冬那得需要多少粮草。”

“今年秋收的确是收获不少

,达到了去年的三倍,但是实际上朝廷能得到多少,你又知道么?”

“要知道,这一次丰收那是青苗债的结果,青苗债中约定增产部分的一半将作为青苗基金上缴朝廷。”

“然而这一半里面,还得扣除青苗债的本金和利息。”

“所以按照现在的估计,朝廷能够得的最多不过比去年提升了七八成吧。”

说完之后,长孙无忌一脸幽怨地看向了李佑。

听到这话,李靖的表情也是有些为难。

他只是知道今年丰收了,却是没有考虑到青苗债的情况。

如果真的是按长孙无忌这样说的话,那么大唐想要运出这十几万人的军粮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再加上运输途中的损耗和运输队的口粮,那无异于又是一场大战。

不过李靖却还真的不想就此放弃。

如今草原上的情况一片大好,如果能在这个冬天把情况彻底的控制下来,那么以后将会少很多麻烦。

而一旦退出,等到明年春天再来,草原上不知道又是何人称霸。

为此,李靖准备再争取一下。

他也看向李佑道:“燕王,户部真的没有办法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在场之人都觉得那就是李靖的“垂死挣扎”,为的也不过是无愧于心。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事情

还是发生了。

李佑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件事也不是没办法,不过我需要一点时间。”

“民夫那边我也需要调集人手不是。”

听到这话,李靖顿时喜出望外:“燕王,此话可当真!”

李佑点了点头:“定然了。”

而一旁的长孙无忌顿时便着急起来:“燕王,此事关乎十几万唐军生死,你可不能开玩笑啊!”

李佑再次点头,接着微笑道:“齐国公,你看我这样子,像是开玩笑的么。”

看着一脸无语的长孙无忌,李佑此刻心中却是得意无比。

【嘿嘿,长孙老儿,你刚才的那个算法听起来似乎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真的是这样的么。】

【我看你是老糊涂了,忘记大唐收租收多少了吧。】

【大唐目前实行的是均田制,农民耕种的大部分都是国有土地,国家以人头的方式发放土地,以地租的方式缴纳赋税。】

【土地是以人头发放的,这地租自然也是以人头来收了。】

【而大唐现在的地租可以说是低得可怜。】

【如果说去年土地的收成是一百的话,地租不过是十。】

【而且按照大唐的土地制度,即便今年的收成到了三百,朝廷其实仍然只能按照人头收取十的地租。】

【但是现在,在有了青苗

债之后,以去年的一百为基数,超过的两百由朝廷和农民平分。】

【这样朝廷就能收回一百的粮食。】

【再扣除青苗债十的成本,和承诺的四十利息,在青苗债部分,朝廷净赚六十。】

【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看的话,今年一共收到的七十,就是去年的七倍了。】

【这还只是青苗债覆盖的民田部分,还有种植了新作物的官田、驿田和屯田,在这些田地里三倍的收获可是实打实的。】

【而且由于这些田地的管理更好,其实真正是收获远远不止三倍。】

【这还只是粮食来源一方面,其实这段时间贝仙女参考了压缩饼干和午餐肉还开发出了不少适用这个时代的军粮。】

【这些军粮不光味道更好,吃起来更方便,运送起来也更方便。】

【哎,想到贝仙女做的那些军用罐头,就流口水啊!】

【啧啧啧!】

这段时间,不光是李佑一直在暗暗努力,神策府上下也都没有闲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