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365章 黄雀在后,天大的好消息,粮食增产三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5章 黄雀在后,天大的好消息,粮食增产三倍(1 / 2)

“哦?他们有什么不同?这快马向北的不就是他们家的么?”

雨化田不以为意地开口道。

“快马是卢家的不假,但是其实昨天卢家就已经有人出发了。”

“而且根据锦衣卫的回报,在今天快马出发之后,卢家又有信鸽出发。”

“如此频繁的联系,我想其中定然还有蹊跷。”

“相比于卢家,其他世家的联系就还算正常。”

听到范阳卢氏,李佑的表情也变得有些奇怪了起来。

他想起了自己抽屉里,那些来自于幽州的信函,接着嘴角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这范阳卢氏有的意思的,你们好好看着吧,说不定这一次最精彩的就和他们有关。”

说完之后,李佑也不管两人诧异的表情,一头又钻进了书房。

范阳卢氏的反常表现,让他现在急需去回味一番那些信函。

之前他觉得这些信函似乎还算正常,但是现在,却是有了新的认识。

虽然李佑急着了解这些信函的真实意图,但对于西突厥草原的事情他却并不着急。

现在户部的人刚刚出发,在进入突厥草原之前都不会有任何的风险。

一旦进入突厥草原,有河西卫在身边,再加上

自己的计策,真的有人要去找麻烦,那户部和河西卫完全可以站在朝廷的大义上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而且在李佑看来,这些世家即便是真的想要动手,也不会在户部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直接行动。

俗话说贼不走空,真正的高手,一定会等到户部将西突厥的金银给兑换得差不多再动手。

按照李佑的估计,这个时间差至少需要半年。

而那些阻挠户部完成货币兑换的,无疑也肯定都是一些小角色。

要知道以刘基统领户部的高效率,从筹备到出发即便是没有提前准备,两天的时间也够了。

之所以会晚了一天出发,便是因为李佑又特别多做了一份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佑估计这一次他又可以休息大半年的时间。

然而,秋收刚开始,他便又被人叫到了宫中。

李佑原本以为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却没想到入宫之后大家的脸上又是一片的喜气洋洋。

李佑向着李世民行礼,接着问道:“不知道父皇传我入宫有什么喜事啊?”

李世民呵呵一笑道:“佑儿啊,你这个户部尚书可当得很不称职啊。”

“今年全国丰收,预计粮食产量

能达到去年的三倍。”

“如此重大消息,你竟然知情不报!”

“如果不是玄龄关心农事去户部问了问,这个消息你还准备瞒着朕多久啊?”

李世民满脸的笑意,虽然话中满是责备,但他的表情早已出卖了他自己。

【哎,劳资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呢!】

【不就是丰收了么。这才三倍的产量,有什么可高兴的。】

【今年才是新作物开始推广的第一年,很多地方都还没有种上这新种子呢。】

【这增产的情况估计还要持续个两三年,等到全国都用上新种子才算是吧。】

李佑的心中虽然不以为意,但表面上却是显得有些诚惶诚恐。

“回父皇,近日儿臣都在研究北方草原的事情,对于收获倒是忽略了。”

“如今大唐能有如今的产量,那也都是父皇的功劳。”

“如果不是父皇力排众议,大力推广新作物,肯定也不会有这样的成绩。”

虽然被李佑那个连续两三年粮食产量突飞猛进的心声给震撼了,但来自李佑的赞美却是被李世民照单全收了。

他呵呵一笑道:“佑儿你这话不就是在夸自己么,这些新种子还不是都来自你的神策府!

李世民说完之后,一旁的长孙无忌也补充道:“这一次粮食丰收,燕王功不可没!”

“如果不是燕王之前发行的青苗债和水利债,今年的收成一定会大打折扣的。”

“所以,刚才我们就在讨论准备授予证券部的主事王孝通爵位,不知道燕王觉得如何?”

听到这里李佑点了点头道:“那当然好了。这次两项债券能够顺利推行王主事功不可没。”

“不光是王主事,他的助手李安仁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理应一并行赏!”

要知道这两个债券和战争国债有着明显的区别。

除了相应的爵位,那就是在发行的时候便已经约定好了利率和偿还期限。

而这个利率和偿还期的计算便是完全出自王孝通和李安仁之手。

也正是因为这两个人过人的才能,李佑才能如此轻松地将证券部放手出去。

御书房里正说得热闹,便听到卫国公李靖求见。

这一次东突厥大胜之后,原本位列首功的李靖被弹劾得最为厉害。

其中最为凶猛的攻击便是来自于宋国公萧瑀以及新任的中书令温彦博。

温彦博说他治军无方,在袭破颉利可汗牙帐时,一些珍宝文

物,都被兵士抢掠一空,请求司法部门予以审查。

而萧瑀弹劾他则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