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364章 婚事不急了,螳螂捕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4章 婚事不急了,螳螂捕蝉(1 / 2)

有了李佑刚才那番话,李世民现在觉得婚事一点也不急了。

他笑着对李道立说道:“道立,敏儿现在年纪还小,今年也不过十四岁,即便是要嫁人那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你且安心回去,将来朕一定会给敏儿寻找一个好亲事的。”

听到女儿不用和亲,李道立的脸上出现了极为复杂的表情。

【这个当父亲的也真是,你以为和亲真的过去之后就锦衣玉食了。】

【哎,世人都只看到昭君出塞为大汉和匈奴做出的贡献,名流千古。】

【但又有几个人看到一女嫁三夫的凄苦。】

【这个突厥不光是继承了匈奴的地盘,就连这些陋习也一股脑继承过来了。】

【你难得没有看到前隋义城公主的凄惨么。】

【和亲到了突厥之后,竟四次改嫁。】

【这一次她和颉利同样都是俘虏,颉利现在还在长安逍遥自在,而义城公主却是被李靖给斩了。】

【都是这样的下场了,这个李道立还想让女儿去和亲。】

【哎!】

“哎!”

随着李佑心中的一声叹息,李世民也叹息了一声。

“道立啊,你的想法我明白,但是想要突厥安稳,单单一个和亲是不够的。”

“这件事我们再从长计议吧。”

“你的忠心和对大唐的贡

献,朕明白。”

听到这话,李道立还想说点什么,却见到李世民一挥手,也只能无奈退了下去。

在李道立退下之后,长孙无忌却是开口道:“陛下,虽然和亲的事情暂时可以放在一旁,但是招几个异族驸马却是需要的。”

“这一次算上西突厥和薛延陀,少说百万人加入大唐,想要维持这些地方的稳定,就得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大唐的一份子。”

然而对于这件事房玄龄却是有不同的意见。

“齐国公此言差矣,这些突厥百姓,未必就是我大唐百姓。”

“当年卫青、霍去病也曾经驱逐匈奴,威震西域。”

“但他们并没有将这些地方悉数纳入汉朝版图,而是采用设置都护府的方式加以管理。”

“其实这一次我们在这些地方设置都护府也未尝不可!”

其实房玄龄的话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大臣的想法。

他们始终觉得这些突厥人、铁勒人就是异族,即便是想用接管他们的土地,也并没有把他们当作一国人来看待。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远在西域突厥人只要名义上臣服于大唐,不敢侵略大唐就行了。

之前东突厥还算是和中原比较的近,对于接受这些地方世家还颇有兴趣。

但是西突厥和薛延陀的领地在他们看来

就太远了。

在他们看来,中原才是繁荣之地,其他的地方都是贫瘠不堪,与其劳神费力,不如放任自流。

其实李世民之前也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如今虽然西突厥和薛延陀都投降了,但是难保他们什么时候又会造反。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屡屡发生,让历朝历代都是伤透了脑筋。

其实不光是李世民犹豫了,在这个问题上李佑也犹豫了。

他虽然有办法让这些地区的人民不再敌视大唐,甚至用大唐币来减低他们造反的可能性。

但是距离的问题在这个时代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当然,大唐可以派遣精锐军队进入这些地区,以保证大唐的统治。

但是,面对成百万的异族人,大唐要派多少人才够呢?

五万、十万还是二十万?

养活这一支精良的军队的花费又是多少呢?

然而很快,李佑便在心中有了答案。

别的地方他不管,但是新疆他必须拿下。

不光是新疆,西藏他也要。

作为一个现代人,李佑国家意识其实比这个朝代的人还要重。

他知道先辈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故事,更明白华夏民族的团结和坚持。

这一世他重生到华夏最为强大的唐朝,他觉得冥冥中便被赋予

了一种神圣的使命。

他要让大唐更加繁荣,让世界为之震撼。

李佑的这一番内心慷慨激昂,也一次不差的被李世民给偷听了过去。

他一面感慨李佑心中的那个壮丽远景,一面更是兴奋不已。

因为他知道,李佑对帝位没有一丝的想法,因此完成这一壮举的帝王很有可能便是自己。

三天后,户部的第一批人便急匆匆的起程向着关外而去。

然而在这些人离开之后不久,三匹快马穿越长安城门向着不同的方向而去。

一骑,北去,一骑南下。

而最后一人一马则是悄悄地跟上了户部的马车。

相对于上一次的早有准备,这一次户部虽然已经轻车熟路,但还是有些准备不足。

而准备不足的后果,便是让这件事快速地被有心人知道了。

一时间,各大世家的目光都明里暗里地盯上了户部的行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