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334章 不怕你钱多,就怕你不买,债券不是随便发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4章 不怕你钱多,就怕你不买,债券不是随便发的(1 / 2)

‘混小子,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笑!’

看着李佑那一脸笑意,李世民就有些来气。

见到李世民瞪自己,李佑也是一惊,连忙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哎呀呀,刚才看戏看得太上头了,差点就得意忘形了。】

【还好,这一次我一直让锦衣卫监视长安城内的言论,早就察觉了其中的危机,想好了对策。】

【其实这件事不就是南方世家和河北世家看到在保证金大战中关陇世家和长安寒门出身的权贵占了先机而心里不平衡么。】

【他们不是想买么,劳资再卖给他们就好了啊。】

【战争债券虽然只有一百万贯,但是又没说只有这一个债券啊。】

【劳资还给你们准备了青苗债、河滩债,不怕你们钱多,就怕你们不卖。】

李佑这话也算是点醒了李世民,其实解决问题并非只有一个方法,而他刚才不过是被王珪给带偏了而已。

想到这里,李世民对了王珪微微一笑道:“王大人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君无戏言!”

“陛下……”

虽然自己的建议被李世民果断拒绝了,但王珪却不打算就这样放弃。

直言敢谏便是这个时代文官最大的骄傲,正是借着这股风气,王珪才敢于挑战李世民的

权威。

然而这一次,王珪失算了。

李世民自己打断了他的话:“王大人,听朕说完。”

“遥想当年我李唐从太原起兵,正是依靠着太原豪绅的资助,我们才能迅速入主长安。”

“对于这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朝廷也给予了他们应有的赏赐。”

“因为这件事而被封爵的,不下十人。”

“而如今,大唐子民在面对外族入侵的时候再次伸出援手,朕对这些作出贡献的人封赏怎么能叫买官卖官呢!”

“王大人,你说是不是?”

面对李世民的问题,王珪一时语塞,萧瑀却是激动地拍起手来。

“陛下说得没错,但陛下忍心拒绝那些报国无门的南方爱国之人么?”

李世民突然站了起来,提高声音道:“宋国公,朕自然不会辜负南方之人!”

萧瑀脸色一喜,正要准备谢恩,却听到李世民继续说道:“这一次南方之人没有来得及参与战争债券的发售,有关系么?”

“没有关系!”

“朕设立证券部,会只销售这一只债券么!”

“燕王,朕听说你和证券部已经有了新的债券计划,不如就由你给大家说说吧!”

刚才李佑在心中嘀咕的那些术语虽然李世民一个也听不懂,但这并不妨

碍他将皮球直接踢给李佑。

听到这话,李佑心中也是一惊!

【百骑司果然不凡啊,这几天我和王孝通等人商量新债券的事情果然已经被李二给知道了。】

【李二也是,既然都知道了,还让我来说,你烦不烦啊!】

然而面对重臣的眼光,李佑也只能微微一笑道:“陛下说得没错,证券部已经提出了大唐第二支债券的方案!”

“这一次的债券,我们可以叫它青苗债,预计在一个月之后开始收取保证金。”

“我想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各地的爱国人士表现他们的爱国之情了吧。”

听到这话,杜如晦开口问道:“燕王,这青苗债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有了杜如晦这个好捧哏,李佑自然便开始了介绍。

这一次的青苗债,是户部和司农寺共同发行的,顾名思义筹集起来的资金是用于购买水稻秧苗的。

在李佑的号召下,户部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了水稻秧苗的集中育种。

相对于之前的各家各户自行育种,集中育种可以挑选出更好的种子和更为健壮的秧苗。

一个好的开始,便是一年丰收的保证。

这一次的钱便是资助给那些没有钱购买秧苗的农户以及皇庄栽种的秧苗的。

而这些

土地本年收获的三成将用于偿还债券和利息。

末了,李佑又开口道:“父皇,我想在青苗债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也会有封赏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世民哪里还会不懂李佑的意思。

他立刻点头道:“那是当然了,为我大唐作出贡献的人封赏自然不会少!”

“燕王,你也别藏着掖着了,还有哪些债券发行计划,都说出来吧。”

被李世民这样一说,李佑也不藏着掖着,索性将他们和工部、都水监正在商议的水利债也说了起来。

有了前面两项债券,这个水利债自然也很好理解了。

钱是用来兴修水利的。

而和之前两个债券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水利债的周期比较长,有着五年的固定期限。

除了周期更长之外,水利债的收益也不同,采用的是固定利率,每年支付。

最后李佑也坦言道;“各位大人,如今水利债的利息本王和工部,还有都水监那边正在商讨,想必在青苗债销售结束之后,很快就可以有最后的结果了。”

“水利乃是国之基础,各位大人别看收益虽然是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