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333章 南方民众的爱国心,不如取消爵位封赏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3章 南方民众的爱国心,不如取消爵位封赏吧(1 / 2)

作为大唐第一次战争国债销售,李佑自然不可能让李世民轻轻松松地坐享其成。

他将这第一次的抽签仪式放到了大殿之外,而李世民也将作为嘉宾,抽出第一个组中签的号码。

由于仪式的存在,这一天的早朝包括李世民在内的众人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然而就在今天的基本政务处理结束,李世民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一个人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要奏!”

见到此人,李世民的心突然咯噔地跳了一下。

‘不是吧,这个关键时刻,他出来说什么。’

这个让李世民觉得麻烦的人,叫做萧瑀。

萧瑀出身兰陵萧氏,梁明帝萧岿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的同母弟弟。

虽然是前隋皇亲国戚,但在大业十三年,李渊兵入京师以后,萧瑀还是带着城池投降大唐,投靠了他这位好朋友。

早在前隋时期,萧瑀和李渊便是莫逆之交。

萧瑀的妻子,是文献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是文献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

归唐之后,他自然得到了李渊的重视,被封宋国公,任户部尚书。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当太上皇,李世民即皇帝位,前朝宰

相,大多弃之不用,而唯独萧瑀一人始终在权力中心活动。

当然李世民留下萧瑀也是有原因的。

当年李渊在李建成和李世民间犹豫不决的时候,曾经想过要除掉李世民,以绝后患。

正是萧瑀不顾个人得失,坚决支持李世民,才让李世民有了玄武门之变的机会。

如今,萧瑀出来说有事要奏报,李世民虽然着急参加等会儿的抽签仪式,也只能洗耳恭听。

然而萧瑀一开口,便让李世民皱起了眉头。

“陛下,战争国债的发售可否延缓几日进行?”

萧瑀这句话,不但让李世民的眉头皱了起来,也让之前已经缴纳保证金的那些大臣不淡定了。

长孙无忌开口道:“不知道宋国公为何有此一问?”

当年的事情长孙无忌也是非常清楚,所以对于萧瑀,长孙无忌也表现了应有的尊重。

面对问题,萧瑀开口道:“陛下,这一次的战争国债从下旨到正式发行也不过十天的时间,是否有些太过仓促了。”

“购买国债,乃是为大唐做贡献的事情,如此事情,南方之人也想踊跃参与。”

“但是户部那边却说一定要收现钱,这就让南方之人的报国之情无处安放了。”

“臣也知道

军机大事时间稍纵即逝,陛下也只给了一个月的期限。”

“但是据老臣所知,户部的补给部队已经出发,延迟国债的正式发售也并不影响军队的补给。”

“既然这样,老臣恳求陛下再延缓十日,让南方之人也有报国的机会!”

萧瑀的话语刚落,便有不少的南方大臣开始赞同。

而且不光是来自南方的大臣,不少来自五姓七望的大臣也开口同意。

相较于南方各州府,这些山东河北世家虽然是近了不少,但是要在十日内筹备现金,还有运到长安,也不太来得及。

然而相对于这些赞同的大臣,那些已经支付的保证金的大臣却是不愿意了。

“陛下,万万不可啊!”

“此事虽然是户部主办,但也是以朝廷的名义昭告天下,如果仅仅是因为南方人士没有购买而延缓期限,那皇命岂不是如同儿戏。”

“南方人士想要报国也还有很多途径的,这一次出征突厥,南方士兵和诸位将领也并未参战。”

“如果按照宋国公的说法,岂不是我们还要等南方士兵来到北方么?”

这话一出,那些已经缴纳保证金的关陇氏族也是纷纷响应。

一时间,朝廷之上立刻便热闹了起来,双方

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眼见局面越来越混乱,王珪心中大喜,接着他走了出来,准备将这场混乱再次升级。

他大声说道:“大家静一静!”

对于这位老臣和太原王氏的族长,大家还是很给面子的,虽然心中想说的话还很多,但也是安静了下来。

王珪向着李世民鞠躬然后说道:“陛下,臣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世民此刻也正在左右为难之中,王珪突然这样一问,他便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这种不知道当讲不当讲的话,就不要说了!’

然而李世民毕竟不是李佑,他还是相当爱惜自己的羽毛,当着众人的面,这番心里话他还是没法说出了。

他没好气地点了点头道:“王大人但说无妨。”

王珪清了清嗓子说道:“其实我看大家如此重视这一次的国债,无非就是陛下许诺的土地和爵位吧!”

“其实这一点,臣在第一次听到这个提议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妥。”

“如果说借钱给朝廷,就能得到册封,那这和买官卖官又有什么区别呢?”

“依我看,大家也别争了,这一次战利品照旧分配,但爵位还是赐给这一战的有功之臣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