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221章 新学与医学院,讨个人情,孔颖达有个儿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1章 新学与医学院,讨个人情,孔颖达有个儿子(1 / 2)

回到王府之后,李佑便将他对学校的想法都说了出来,同时医学院的事情也告诉了孔颖达。

“孔夫子,原本教育之事都属于国子监管理,李佑这次的确是僭越了。”

“但是因为教育方式和内容的确差异太大,所以我还是希望能够单独管理他们。”

面对李佑诚恳的道歉,孔颖达连忙表示没关系。

接着孔颖达脸一红开口道:“楚王,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佑也是第一次见到孔颖达如此扭捏:“孔夫子,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

孔颖达道:“我有一子,名曰志约,从小便醉心医学之道。”

“原本医儒并不分家,所以我也没有限制他的发展。”

“小儿之前最大的愿望便是拜在孙思邈门下,这一次听说楚王你的医学院要以孙思邈为第一任院长,所以我希望他能够加入医学院。”

李佑听罢立刻笑了出来:“多谢孔夫子抬爱,令子想要加入医学院那是求之不得啊。”

“只是目前孙老神医还在蜀地,医学院的老师是以王府中的医官担任。”

“不过,我可以向孔夫子保证,这位医官的医术不在孙老神医之下!”

抛开现代医学不说,端木蓉掌握着许多已经失传的医疗古法,又是墨家真正的传人。

她将机关术和医术结合之后,制作出的有些医疗器械,让李佑这个现代人都叹为观止,教导一个后辈那是绰绰有余的。

对于李佑的话,孔颖达也是深信不疑,当即决定让孔志约明天就来王府跟着学习。

对他来说,医学院并不重要,学本事才是关键。

接着,孔颖达又问道:“不知道楚王,要如何考核这五十位少年郎啊?”

孔颖达跟着李佑回来,除了想要知道李佑的目的,也是想要了解李佑考核人才的方式。

现在虽然有科举,但是考核的内容无非便是明经和策论。

他想看看,李佑还有没有什么妙招以筛选人才。

李佑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李佑微微一笑道:“这个还不简单,让他们做题啊。”

【系统给我的《五年模拟三年高考》还有《黄冈兵法》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还有门萨入门测试题,这一次也可以弄一些上去。】

【之前我还在想,劳资在古代怎么会用到这些东西,但是现在看来,系统早就意料到了一切,系统YYDS。】

“题?楚王的意思是帖经和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贴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这种题目方式一直

流传下去,只是名字没这么文气,就叫“填空”,大名鼎鼎。

而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解释。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也算是国子监中比较基础的选拔方式了。

李佑连忙摇头解释道:“这一次的考试或许形式上和帖经和墨义类似,但是考试的内容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想要考察的是这些少年人的综合素质,经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

是的,李佑这一次还是要考察经文的。

毕竟经文是这个时代最为主流的东西,李佑培养出来的人同样是需要回归大唐社会的。

从时代出发,这些人才能将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听完李佑的考核方式,孔颖达便对这些题有了兴趣,当即就想要先看看。

这一下李佑尴尬了。

“孔夫子,这些题现在暂时保密,三日后我再带着题目去国子监吧。”

“希望,孔夫子能将适龄生员召集起来。”

这题他还没有出呢。

这件事也就是昨天才说的,今天又在上朝,李佑虽然已经拿出了三本利器,但是最终用哪些题他还需要斟酌一番。

孔颖达微微有些失望,不过更多的还是对三日后的期望。

在孔颖达离开之后,李佑便将自己关在书房

出卷子。

最终他利用了两天的时间,出了两套题目。

倒不是他担心漏题而出了AB卷,而是他想到这一次参加考试的人中,最小的估计比他还要小一点才六岁,而最大的已经十八九岁了。

让这些年纪相差十几岁的人用同一套试题这样的荒谬事情,李佑还是干不出来的。

所以他针对十二岁以下出了一套,以上的出了一套。

而且李佑最终还是放弃了使用高考题的想法,将难度改为了小升初和中考。

【哎,人还是应该善良一点。】

【用高考题看他们一个个抓耳挠腮的样子虽然爽,但是除了语文全部零分,不利于我选人啊。】

将自己的试卷又认真检查一次,确保没有超过这个时代的历史知识之后,李佑便让人将卷子拿去印刷了。

试卷刚刚送走,李佑便钻进了端木蓉的医学实验室。

倒不是李佑对端木蓉有什么想法,而是他对医学的热爱。

在现代他虽然最终选择了精神科和心理科,但他对整个医学都是非常热爱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