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218章 魏征又升职,李佑再言生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8章 魏征又升职,李佑再言生死(1 / 2)

不过此时,孔颖达却是不管这些,见到李世民没有反应,便转头看向了李佑。

李佑脸上顿时出现了一丝的无奈。

【孔老夫子你就别看我了,我也想要一百个的啊,奈何李二不给嘛。】

接着李佑又看向李世民一眼。

【看吧,我就说要一百个嘛,现在满足不了孔夫子,可不是我的问题。】

【要我说那多三十几个我也不嫌多,要不就都给我得了,我也省得再出题考他们了。】

听的这话,李世民也是一阵哀怨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

‘都怪你,要不是你在那儿多嘴,我就把人都给佑儿了。’

‘今天我还给你升官,真是便宜你了。’

李世民虽然心中有些怨言,但总的来说还是高兴大过于失望的。

这一刻真正后悔的还要数杜淹。

刚刚他说那番话的时候有多么慷慨激昂,现在就有多尴尬。

这一次他不但没有得到孔颖达一个好眼色,还得罪了一直想要拉拢的李佑。

然而他还没想到,他今天这个错误的决定还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在孔颖达一番请求之后,李世民自作主张将人数提升到了五十人。

不过具体是哪些人,则需要李佑亲自选拔。

于这样的结果,孔颖达也没有什么意见。

反倒他还希望能从李佑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再偷学点什么呢。

这件事结束之后,李世民长舒了一口气。

答应李佑的事情已经办好了,现在就是他找回面子的时刻了。

李世民看向魏征道:“魏爱卿,这一次河北道之行可还顺利?”

魏征立刻上前,将准备好的奏章上报。

这一次魏征刚一进入河北道,便遇上了原东宫、齐王府属官李志安、李思行一行。

魏征立刻拿出李世民的圣旨赦免了两人,并让两人官复原职。

魏征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李世民宽大包容的政策,二来也消除了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旧部的恐惧、疑虑与不安。

在此之后,那些隐匿于山野的两人旧部也纷纷来投,魏征又利用他们帮李世民传话。

很快,整个河北道便又呈现出了一片安定祥和的氛围。

之后,魏征又在河北兜了个圈子,便回到了长安复命。

听到这个结果,李世民又是大喜,当即便开口道:“魏爱卿受命河北之时,朕就说过回来之后重重有赏。”

“朕知道你是一个直言敢谏之人,如今御史台御史大夫杜淹身兼两项重任,不

如魏爱卿就帮他分担一下吧。”

听完之后,魏征的脸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欣喜。

御史大夫,这便是他最为向往的职位。

不过魏征还是有些顾忌地看了杜淹一眼。

他虽然在进谏的时候敢于以死相谏,但是在面对升官这件事上还是有些谨慎的。

杜淹被他这一眼看得也有些不自在。

魏征无论是能力还是声望都在他之上,而他之前能当上这个御史大夫更多的还是依靠秦王府旧部的这层关系。

而就凭他刚才表现,李世民这样敲打他一下,他也只能咬咬牙忍了。

杜淹心中不甘,但是却还是挤出一丝笑容,朝着魏征恭喜道:“魏大夫直言敢谏世人皆知,由你接替老夫为陛下分忧那是最好。”

“今天就算陛下不提,我也准备向陛下推荐的。”

临到最后,杜淹还是不忘再拉拢一拨人心。

在魏征成为御史大夫之后,杜淹又是出来开口道:“陛下,臣身为吏部尚书,还有一事要奏。”

这一次,李世民是真的有些不耐烦了,他一挥手道:“还有什么,一次说完吧。”

杜淹已经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妙,但既然已经开口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陛下,现在

益州大都督空缺,经过吏部研究之后,希望能够册封蜀王李恪为益州大都督。”

这话一出,李世民也有些困惑了。

‘恪儿今年也不过八岁,将这样重要的职位交给他真的可以么?’

不过李世民对于李恪还是很钟爱的,在现在四个年纪较大的皇子中,他觉得李恪是和自己年轻时最像的。

如果李恪真的能当上这个益州大都督,他还是很愿意让他接手的。

不过益州大都督还是属于军务,他需要征询兵部的意思。

“李靖,你觉得杜尚书这个提议可行么?”

很显然李靖一早就知道这件事了,他立刻开口道:“陛下,此事乍听之下觉得有些离奇,但是未必就不可行。”

“益州目前较为安定,益州大都督的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

“陛下以皇子担任此职位,便表明了对益州的重视,益州军民定会欣然接受。”

“陛下只要再任命一名熟悉军务的大臣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便可安心治理蜀地。”

‘等到长史将蜀中事务理顺,皇子便可前往封地就藩。’

这话一出李世民便是欣然接受,而一旁的李恪也是跪下谢恩。

李佑就站在李恪旁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