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躺平皇子,被李二偷听心声> 第109章 编辑团准备就绪,王珪已经看破一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 编辑团准备就绪,王珪已经看破一切(1 / 2)

接着崔民干便开始毛遂自荐起来,他愿意以身作则,为李世民呕心沥血编撰大唐氏族志。

‘哼,你那点小心思,还是省省吧!’

李世民心中又是一阵的冷笑,这些世家现在仍然没有看出这部氏族志的用意。

其实氏族志这种东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有,当时称为谱学谱籍。

在魏晋南北朝时,谱籍是选官的依据,划分门第是看历代做官的情况而定,列为门阀的,都是累世冠冕之家。

但是李世民这一次想要编撰的氏族志却是要打破这一传统。

李世民断然不能容忍五姓七望这些山东士族凌驾于皇族之上,他想要依靠这一次的氏族志扶植新兴势力、压制门阀士族,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这一次的编撰团队定然不能安排这些五姓七望的人在里面。

但同时这氏族志的编撰团队必须强大,这样才能让天下世家信服。

从李佑的心声中,李世民早已有了这个团队的名单。

“崔爱卿,这件事关乎重大,编撰成员朕也是深思熟虑了一番定了下来。”

接着李世民将头一昂,浑身气势爆发而出,接着开口道:“侍中高士廉朕命你主持编撰贞观氏族志、同时御史大夫韦挺、秘书郎岑文本、秘书丞令狐德棻一同参与编撰。”

这四人

之中,高士廉乃是长孙皇后舅父,出身的渤海高氏同样是声名显赫的山东世家。

而他本人也是文武双全,如今更是身为门下省主官侍中,当朝宰相之一,可谓是位高权重,以他做主编,在场的世家之人也挑不出一丝的毛病。

至于被李世民点名的其他三人,韦挺出身京兆韦氏,令狐德棻出身敦煌令狐一族,岑文本也是名门之后。

这三人不仅出身无可挑剔,而且都是才华横溢,聪慧敏捷,博通经史之辈。

以他们三人的身份,协助高士廉,各个世家之人也无话可说。

李世民这一番决定虽然是出自李佑的心声,但他是有仔细斟酌一番的。

原本这件事交给礼部也是可以的。

但是如今的礼部尚书郑善果乃是荥阳郑氏之人,母亲又是清河崔氏家族的,这样的人李世民自然不会将如此大事交给他了。

考虑到这一次扶持新兴家族的目的,李世民把京城里的高官认真思考了一轮之后,觉得还是李佑心声中的高士廉最靠谱。

在李世民宣布决定之后,高士廉等人自然是立刻下跪接旨。

崔民干和王珪等人虽然心中有些不甘心,但一时半会儿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众人的注意力被转移到贞观氏族志上之后,《百家姓》就彻底被人忽略了。

此时此刻

,孔颖达和李纲对视一眼,心中不由得对当今陛下更加佩服起来。

李世民这釜底抽薪的一招,彻底扰乱的世家的关注点。

如今世家都在盘算着如何与高士廉等人打好关系,以求让自己的家族排名更为靠前。

相比于更加确切且权威的官府氏族志,《百家姓》这类含糊其词的字便再也进不了世家的法眼了。

见到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李世民也是得意一笑便宣布了退朝。

他今天的事情还有不少,他准备等会儿就去找趟楚王府。

如何将犍牛变地听话的方法他还没有问出来,水泥的具体效果他也还不知道。

当然在李世民的心中,此行楚王府还有一个目的。

霓裳大家就在楚王府排练,李世民自然不可错过。

在某种角度下,李世民和李丽质其实是一样的,他们都不方便出现在永乐坊,对于霓裳大家李世民也已经心痒痒很久了。

李世民急急忙忙地下了朝,崔民干和王珪在下朝之后悄悄聚到了一起。

“王大夫,陛下今天的举动你怎么看?”

崔民干仍然有些担忧地问道。

“陛下今天显然是早有准备,那么崔侍郎可曾想过,陛下为何会有这样的准备啊?”

所谓姜还是老的辣,就在李世民觉得今天演技炸裂天衣无缝的时候,其实王珪早已看穿

了一切。

崔民干能在世传文雅、俊才辈出的博陵崔氏中脱颖而出,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辈,略一提点便也领悟到了。

“王大夫的意思是,这氏族志其实不过是个幌子,陛下的用意便是推行《百家姓》?这么说,我们岂不是着了他的道。”

面对崔民干吃惊的神色,王珪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

他表示同意,但是却没有完全同意。

“还请王大夫明示!”

一时间,崔民干便又不懂王珪的意思的。

王珪含笑着说道:“其实陛下此举看似巧妙的让《百家姓》得以推行,但这地方上的事情,真的是他一句话就可以的么。”

“既然我们已经看穿了陛下的意思,那还不好办。”

听到这里,崔民干刚刚紧张的脸也舒展开了。

“那是当然了,陛下的政令可以传到各个州府,但真的想要推广,还是得需要我们五姓七望的配合!”

“等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