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武侠修真>三千界之屠龙令> 第二百零一章 刘子文的面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一章 刘子文的面圣(2 / 2)

刘康乾见状连忙找补道:“臣并没有批判朝廷赋税问题的意思,臣想说的是,国家的强大与否在于军事力量;但军事力量的强大与否又源于钱粮的支持程度;而钱粮是匮乏还是丰足,则取决于民生。国家的土地有限,其中还有不适合种粮的,就算按照风调雨顺的情况预算,全国各地一年能产出的粮食也仅够农户勉强温饱,而朝廷收上来的粮税,能留存为储备的同样是少之又少,一旦遭遇天灾或是战事,便会陷入国库空虚、强征重税、民生衰败的恶性循环。”

这话算是说进了老皇帝的心里。他缓缓点了点头,道:“接着说。”

“田地开垦过多会破坏生态,从而引发灾害,而土地有限,良田更有限,既然土地不能再生,想要改变现状,就只能从粮食产量方面入手。”刘康乾转了转眼珠,道:“而想要增加粮食的产量,田土优劣和种植方法是一回事,粮种的改良才是重中之重。”

皇帝被终于被勾起了兴趣:“如何改良?”

刘康乾道:“陛下,臣听闻皇后娘娘身上有东夷人的血统,因此二皇子殿下生来就比旁人更加英武,既有渊国人的聪颖智慧,又有东夷人的强健体魄。”

皇帝似笑非笑,脸上的神意味深长,不咸不淡道:“是吗。这和你的改良粮种,有何关系?”

刘康乾笑道:“依臣来看,世间万物的道理是相通的,种地也是一样,我们现在的粮种产量不高,那就给他配一个产量高、属类近的与其嫁接相配,若是口感不佳,便再找口感好的粮种再匹配,就类似人与人联姻一样,一代一代改良下去,自然就会培育出最优异的孩子……”

“另外,全国各地的气候土质具不一样,有些土地适合种稻,有些地方适合种麦,还有的山地适合种果类,有些地方虽不适合种粮,但适合植药等等,这都需要在各地考察,合理规划,在最合适的地方种植最合适的东西……”

“还有,春种秋收是常理,青黄不接是常态,到了冬天土地长不出粮食,可人在冬天却仍要吃饭,所以臣借鉴古籍,想着能不能在冬天也能种出粮食来,臣以前做过实践,植物的生长无非几个关键条件,土地、营养、水、阳光、温度,土地不消说,营养可以制造,水可以挖渠引水,阳光暂且不提,温度比较难控制,但操作得当也并非不可能,若这些条件达到,就算不能完全改善青黄不接的情况,至少也能缓解……”

前世,刘康乾和他的好兄弟受孤儿院院长奶奶的影响,学的专业就是生物生态研究,他所学偏向于作物研究,而他的好兄弟学得比他更专业,偏向于生物研究。

这类专业相对冷门儿,出来后并不那么好找工作,刘康乾以前学得也不是多么好,户外实践的机会虽有,但不多,所以要说他在这方面有多专业,其实还真谈不上。反而是莫名来到这个世界后,他生在农户,家里摆着一片现成的田地,闲来无事时,倒教他将前世所学的理论真正上手实践了一番,成果倒是还不错,可谁知却惹来一场天大的祸事。

这么多年,他心里都在后悔,甚至排斥拒绝以前喜欢做的事,而是逼着自己去学习并不擅长、也不喜欢的武艺。

如今他站在皇帝面前,站在这个封建时代手握天下大权的君王面前,兴致勃勃,思如泉涌,对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侃侃而谈,说道最后,他才陡然惊觉一件事:

自己前世所学,放在当时未必是什么本事,可放在这个时代,却是天赐珍宝!

如果有机会,他可以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他可以给这个时代的人带来令人想象不到的福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