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明末之七海为王> 第二百四十四章 军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四章 军制(2 / 2)

军官,因为明军军户世袭,一个卫所里,随随便便就能扒拉出七八个世袭指挥使,有些卫甚至有十七八,至于世袭的千户百户,那就更多了。

但这些人多半没有作战经验,根本不会领兵打仗。大明建立时,为大明开疆拓土做出重大贡献的卫所制度,现在已经变成了附在大明身上的吸血鬼。满清入关后,取缔了绝大部分的卫所,让其如民户一样纳粮,一反一正,相当于多出了一千万两白银的收入。

广东卫所那群脑满肠肥之辈,可打不了仗。

新编军选择了精挑细选,不仅广东,沈犹龙利用两广总督的职权,从广西也调入了不少有经验的军官。

而新训军的办法也简单,从澳门大量招募雇佣兵,担任中低层军官,北援在即,细枝末节的事,也顾不到了。

京城,乾清宫。

与往常一样,天色不过刚亮,崇祯便已经起床,以常朝冠服从养德斋急匆匆的前往乾清宫。

先是焚香祭拜天地,祝祷国运昌隆,又直接免了宫中皇子的请安,才是换了一身黄缎子便袍,在御案之后开始处理政务,眼前的奏疏所奏内容无不惊心动魄,战乱、天灾、人祸、党争、东虏、流贼,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压的崇祯喘不过气来。

站在他身后的王承恩偷瞄着自家主子的表情,见他眉头紧蹙,呼吸渐渐粗重,于是又看了一眼他手中奏疏,是陕西方面所奏。不外乎是藩王被害,大城沦陷的事,王承恩知道,陕西是保不住了,但得到这个消息的天子一定会暴怒的。

却不曾想,崇祯并未撕掉奏疏,狂吼使乱,而是捧着奏疏,痛哭流涕起来。

王承恩连忙凑上去,并未说话,而是从如山一样的奏疏塘报之中抽出一份,摆在了最上面,这是难得的好消息,京城自二月起出现的大役已经渐渐消解,虽说家家戴孝,人人痛苦,但总归是过去了,王承恩想着,看到这个消息,皇爷或许会欢喜一些。

然后,豆大的泪珠落在那陕西来的奏疏上,崇祯却是哭个没完,只是并未发出声音,在万分痛苦的时候,依旧带着隐隐的克制,在殿内外奴仆面前,保持着皇帝的尊严。

“皇爷,皇爷,您可不能这样哭了,龙体要紧。”王承恩上前,轻轻拍着崇祯的后背。

崇祯眼珠通红,盯着王承恩说:“王大伴,朕且问你,是不是朕德行有亏,担不起大明朝这三百年的江山?”

“这.......这怎么说话呢,皇爷您是天子,是天下第一有福之人啊。”王承恩说。

崇祯摇摇头:“怎么会,朕哪里有一丁点的福气。神宗躲在后宫,几十年不上朝,国事何以败坏至此?皇兄日日在宫里做木匠活,局势又何曾如此不可收拾?

朕之勤政,从不敢有一丝停歇,若非德薄,何以至此地步?”

王承恩也不是第一次见到崇祯如此,自他继位,大明烽烟四起,流贼东虏,纷至沓来,国事艰难,一日过似一日。王承恩身为大伴,早有办法,他的袍袖从桌上划过,实际却是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塘报来,装作从桌上取来,递给皇帝。

这塘报他珍藏了两日了,还想着等哪天皇帝爷心里不痛快,闹的厉害时拿出来,眼见今日过不去这坎,也只能今日用了。

“皇爷,天下至此,都是前朝的那些文臣的不是,若非他们贪渎无能,天下何以至此。但我大明养士三百载,还是有忠臣义士的,就比如这个两广总督,递给兵部的塘报,所奏就是剿贼安民的好消息。”

“西南一隅之安定,也不过是为了朝廷多些饷银,不改大局。”崇祯并无兴趣。

王承恩说:“皇爷您仔细瞧瞧,这沈大人,可是不一般,上任不过三年,先是抚定了八排瑶乱,又剿了广东山寇、海贼,也就此编练了一支强军来。

不仅两广总督府,还有广东士绅大力支持,说是士绅还愿筹款再练新军,将来新军练成,北上遣为国用,剿贼御虏。”

崇祯见王承恩如此说,微微点头,接过塘报来看,果然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好消息,除了死了个总兵,但也是英勇与海贼作战,身受十余创,不治而死的。

若登基时,死个总兵是大事,现如今却不上台面,松锦之战,阵亡投降的总兵还少吗?

“真是皇天保佑、列祖列宗保佑,咱们大明出了沈犹龙这等名臣,不冲朝廷要一两饷银,就剿平了境内贼寇。还借此练兵,团结士绅,不加税派饷,就多为朝廷编练新军,真是大明之福,百姓之福啊。”崇祯难得看到这等好消息,看到一半,就是击掌称赞起来。

对于里面所请的旌奖、擢拔、开海禁立海关之事,崇祯纷纷应允,迫不及待的在上面写了一个可字,眼见他写完了,王承恩才说:“皇爷,这不合规矩,后面还有几页呢。”

崇祯脸色一正,后面不是又要请款吧。

但打开一看,内容却让崇祯有些不解,问道:“王大伴,这东洋岛国,是哪个藩国夷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