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雪视角> 第100章 市场准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 市场准则(1 / 3)

准则10:每一美元的留存利润,至少创造一美元的市值。

巴菲特认为,如果一家公司长期低效率地使用留存盈余,最终市场肯定会压低股价;反之,如果公司能善用留存资金,产生超越平均水平的回报,这种成功将迟早反映为股价的上升。

这句话说的就是:我们究竟能不能用我们已经赚来的钱,继续为我们赚更多的钱。

当你们看到“留存盈余”、“留存收益”、“留存资金”这种字眼的时候,对应的英文通通都是RE(RetainedEarnings),所以上雪说了很多次,会计不要用中文学,要用英文学,用中文学很多行外人学一次就被劝退一次。

RetainedEarnings说的就是从公司税后利润中扣除优先股股息,普通股股息之后的余额,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赚来的钱,掏一部分回馈股东后,兜里还剩多少钱。

要考CFA的同学们,RetainedEarnings的公式上雪也帮大家复习下:

RE=BeginningPeriodRE+NetIncome/Loss–CashDividends–StockDividends

WhereRE=RetainedEarnings

有没有一股熟悉味道迎面扑来的感觉?

巴菲特的这个“一美元”原则上雪告诉大家怎么用,原著里没讲。

第一步:算出公司年末的市值(股价*总股本);

第二步:算出公司去年末的市值(股价*总股本);

第三部:两者相减,得出一个差值,用这个差值与去年年末的留存收益比一比,看看是大了还是小了。

比如企业去年年末自己兜里揣了500万美金的留存收益,公司运营了一年后,我们看看公司总市值到底有没有增加至少500万。

注意,是至少!

单看一年可能很片面,毕竟二级市场很天鹅很多,勤奋的同学可以多算几年,看看在没有黑天鹅的年份里,某家公司到底有没有拿留存收益办实事,如果市值长期趴着不动但是留存收益一大堆,那还是别留恋了,saygoodbye吧!

准则11:确定价值

关于如何确定企业的内在价值,巴菲特赞成的方法也是现金流折现法。

他的原话是:“一个公司的价值决定于在其生存期间,预期产生的所有现金流,在一个合理的利率上的折现。这样的话,无论是马鞭制造商,还是手机运营商(尽管性质各异),所有企业在经济层面都是一样的。”

巴菲特认为现金流折现非常类似于给债券估值。

”债券通常具有明确的票面利息和到期日,人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它在到期日之前产生的现金流。如果你将所有收到的票息加在一起,然后除以一个合适的贴现率,就会得到债券的当前价格。要确定一个企业的价值,分析者只要估计公司未来的股东盈余现金流,并用合适的利率进行贴现,即可得到其现在的价值(现值)。”

当然,动用现金流折现法又会自然遇到两个问题:

第一,如何计算现金流?

第二,如何确定贴现率?

巴菲特的观点就是,我就买我能确定现金流和贴现率的公司,如果我不能确定,我就不碰!

比如可口可乐,喜诗糖果这种经营非常稳定的公司,巴菲特就大致能计算一个比较靠谱的未来现金流和贴现率,所以他就能给这些公司定价,相反那些高科技公司他算不出来,他就不买,巴菲特买苹果也是因为苹果的业务模式越来越贴近消费而不是科技,越来越稳定,所以他才果断出手。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金流贴现方法不是随便用的,真的当我们有很大把握确定分子分母的时候,才可以用。

不过这里上雪需要给大家强调一个巴菲特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在现金流贴现模型中,贴现率压根不用加什么风险溢价。

比如巴菲特如果要投资某小型房企,他愿意用现金流贴现给这个小型房企估值,那前提肯定是他有很大把握这家小型房企未来现金流可以增长,业务可以扩展,如果他清楚地知道这一点,那他投这家企业,至少对他本人而言,没有风险,既然没有风险也就不需要去给折现因子加什么风险溢价。

巴菲特的原话是:“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哦,是不是听上去很牛逼的样子?

确实如此,如果他不了解那家小型房企,那他的这笔投资当然风险很大,他自然会要求比他投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更高的溢价,但若他对那家小型房企了如指掌,知道这家公司未来开发项目的个数,现金回流情况,清楚它一定能走出阴霾,那么投资这家小型房企对巴菲特而言确实就没有风险,就和当年段永平投资只有几毛钱一股的网易一样。

我们去投当然风险很大,因为我们对一家股价跌破净资产,面临退市和投资者诉讼的游戏公司一无所知,但段永平不同,他是深入了解企业后决定拿出几乎全部身家投资的,所以同一家公司对我们和对他而言,风险是不同的。

如果让段永平那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