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雪视角> 第90章 企业倍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章 企业倍数(1 / 2)

企业价值倍数的估值,公式就是EV/EBITDA,这是国外普遍流行的估值方法。

EV是公司价值,EnterpriseValue。

EV=市值+(总负债-总现金)=市值+净负债。

上述公式相当于就比市值多一个净负债出来。

我们打开股票软件,用公司的股票单价乘以总股本,得出公司市值,然后打开公司年末资产负债表,找出“货币资金”和“负债合计”这两个科目,加加减减就可以算出EV。

在此上雪建议大家看到这里别什么都不做,现在就去找家你感兴趣的公司算一算EV,算出来以后用这个数除以EBITDA。

EBITDA为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EBITDA=营业利润+折旧费用+摊销费用。

营业利润=毛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先不要跟上雪说:“啊!这真是太难了!完全不会啊!”

拜托!大哥大姐们!你们现在打开了利润表么?利润表里直接给你算好了营业利润,折旧摊销用关键词搜搜《审计报告》附注,搜到了对着做加减法,小学生都会的加减法,你算算EBITDA就出来了。

为什么要算这个?

EBITDA又是什么?

EBITDA的英文全称是EarningsBeforeInterest,Taxes,Depreciation,andAmortization,也就是公司在扣除了支付出去的利息,税,折旧和摊销之前的利润。

在中国,给企业估值看的更多的是净利润,但在跨国并购中,EBITDA经常用。

当时上雪亲历的一个跨国并购项目,中国上市公司老板一定要外国公司用净利润计算估值,但外国人死活不干,坚持用EBITDA,双方争来争去害我邮件都发了十几封,最后妥协的是既不用EBITDA,也不用NetProfit,而是用EBIT,也就是折旧和摊销不让加回去。

不管怎样,我们要理解为什么外国人不喜欢用净利润而是一定要把那些七七八八的税啊,摊销折旧啊加回去。

原因是: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税率和银行借贷成本不一样,比如美国每个州的州税都不同,企业所得税也不同,如果不扣除这些变量就去给企业估值,不合适。

比如两家公司每年都赚1000万,但A公司所在地的税率为10%,而B公司所在地的税率为20%,那么B公司最后的净利润自然就比A公司少,但这并不表明B公司赚钱能力比A,只不过是“生错了地方”没办法。

同理利率也是一样,公式里的interest是指银行的借贷利率,每个银行每个月借贷利率都不同,而折旧摊销这些属于每年的固定成本,公司无论赚多少钱这些成本都要扣除。

老外的逻辑是,不应该用这些公司没办法改变的事情去给公司估值,要估值,就要专注于那些公司可以改变的事情。

EBITDA这个公式CFA考试必考,当时还有学妹跑来找我说自己老记不住公式怎么办,她不是忘了加税,忘了利息,或者就是忘了折旧摊销,我当时对她说:“你每次加的时候,就想想有什么科目是当年公司不能改变的成本,只要是不能改变的,全部加回去就对了!”

学妹恍然大悟,后来就再也没做错过。

我们做题不能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其中的逻辑,正如同我们得问自己,明明都已经有市盈率作为投资标尺了,干嘛还要无缘无故再学一个企业估值倍数?

学它的意义是什么?

它到底比市盈率PE强在哪里?

首先,企业估值倍数强就强在应用场景比较广泛,尤其在刚才提及的跨国并购案当中,无论是一级市场并购还是二级市场并购,企业估值倍数都不受所得税率不同的影响,使得不同国家和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估值更具有可比性。

其次,企业估值倍数排除了折旧摊销这些非现金成本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公司价值。

再次,企业估值倍数,其实还有另一种理解方式,它是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因为这个公式里的EV已经扣减了公司的所有负债。因此,企业估值倍数可以弥补市盈率PE反应不出来的公司负债问题。市盈率PE只能告诉我们公司多能赚钱,但赚来那么多钱到底是用自有资金赚的还是靠借大量外债赚来的我们不得而知。

换而言之,企业估值倍数可以直接告诉我们公司的这个生意纯不纯粹,是不是一个不加杠杆的无风险生意,如果加了杠杆,那么加了多大,风险多大?

这个指标可以帮我们把那些善于玩弄负债,经营非常激进的公司都过滤掉,比如房地产行业里的诸多公司,其实都不配拥有高估值,当潮水退去,就是它们在裸泳。

那么哪些行业适合用企业倍数估值呢?

1、前期投入巨大,回报期非常漫长的行业,比如酒店,公园,高速公路等等。

2、在重资产行业,比如制造业或者钢铁冶金行业,因为折旧和摊销的占比过高的挤压了利润。

3、经营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