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郭家军全军从澶州城外开拔,向汴京方向而去,来时用了半个月的路程,回汴京只用了五天!
当郭威率郭家军到达汴京城外,留守在汴京的王峻早早得了消息,领着百官出城迎接。
此时的慈宁宫内,李太后正呆呆地坐在上座。
殿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宫女慌慌张张地跑进慈宁宫:“太后娘娘,郭将军已率军回朝,马上到城门口了!”
“什么?!”半响李太后才回神,颤巍巍地站起身。
一阵风从殿外吹来,她手里捏着的信笺飘飘扬扬地在空中打个转,落在地上。
信笺上写着几个字:不见踪影,恐遭不测。
这是她在郭威离开后,命暗卫查探刘赟踪迹得到的结果。
人已不见踪影,说明刘赟再也无法抵达汴京,她那延续刘氏皇朝的梦想盖已破灭!
现在郭威还朝,来者不善!再要“请”他离开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了!况且他还会离开吗?
“要变天了!”李太后落寞地低声喃喃道。
“给太后娘娘请安!”王公公手拿拂尘,站在慈宁宫门口施礼道。
王公公是郭威的人,李太后倒也没有为难他:“说吧,什么事?”
王公公抬腿跨进慈宁宫内,他身后一群手执长枪的士兵在他身后走入殿内。
李太后看着眼前的王公公和他身后凶神恶煞般的士兵,怒道:“尔等想造反吗?”
“岂敢,只是想借用太后娘娘的凤印而已!”王公公谄笑道。
“你,你,你们欺人太甚!”李太后气得全身发抖,手指着他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
腊月二十六日,李太后下诏称:刘承祐病重驾崩,全国举丧,停灵七日下葬。请郭威“监国”,中外庶政,都交由郭威处理。
二十七日,李太后又下诏任命刘赟为湘阴公。李太后下此诏只是希望郭威能留下刘赟的小命,然而实属多此一举。
此时后汉的朝堂,都由郭威说了算。
隔日,司天监上奏,称前几日紫薇星归位,光芒四盛,势不可挡!司天降观天象的日子正应和郭威归汴京之日。
立即有拍须遛马的官员上表,称颂郭威气度恢宏、天下归心!于是朝堂内外文武百官接二连三地上表,劝郭威即位。
此时,前任皇帝刘承祐尚未下葬。李太后心如刀绞,却又无可奈何!
公元九百五十一年,甫一进入正月,刘崇祐就被葬于颍陵,谥号为“隐”。
此时正值正月初二,全国举丧,更兼下了一场大雪,整个世界到处都是一片白色,毫无新年的喜庆之色。
这位上任才三年,死时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皇帝想夺得皇权,本无可厚非,但他性格太过暴躁,行事草率任性不计后果,最终落了个夺权失败反丢了卿卿性命的悲惨结局。
可悲、可叹!
此时为他的命运不济而悲伤的,只剩他的母亲——李太后。
这边李太后还沉浸在悲伤中不可自拔,那厢王公公又送了一道刚盖上凤印的懿旨。待王公公在慈宁殿内宣读完懿旨,李太后直接晕倒在地。
正月初十,内廷传出太后李氏的懿旨,吹捧了一番郭威的圣明之德,直言为顺天应民,要将后汉传国符宝授于郭威。
当然这懿旨不是出自李太后自己的意愿,但,不是又如何?此时,郭威即位已是众望所归!所有想阻挡他步伐的行为,都是徒劳!
有了李太后的这道懿旨,和百官锲而不舍地上表请奏,郭威“百般推辞”不过,终于顺应众意登上皇位,举行隆重的典礼即皇帝位,宣布国号“周”,年号“广顺”。
一个新王朝在中原大地拉开帷幕。
临近年关,符彦卿就上奏请求回京,一来年底述职,二来春节团聚。得到太后“同意“后,他才带着几名亲随风尘仆仆地赶回汴京。
此时朝堂已发布皇帝驾崩的消息,新帝未立,汴京城内暗潮汹涌。符府上下,个个小心翼翼,除了每日必须采买生活物资的那些采办,其他人都乖乖地呆在府里。
得知符彦卿回京,符夫人心中不安,悄悄命采办们打探消息。
待消息传回,符夫人傻了眼。原来,符彦卿一回到汴京,就先入宫觐见李太后,祭拜刘承祐。
消息传进碧芙院时,我和符嫣然都在符夫人的房里。
听了腊梅的回报,符夫人微微皱眉。
此时形势紧张,明眼人都看得明白,郭威已经占了优势。符彦卿一回汴京就拜见太后,这不是打郭威的脸吗?
我见符夫人脸色不虞,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便劝到:“母亲不必忧心!父亲自有主张。”
“我怎能不担心?他这性差踏错半步,就会给全符带来灭门之灾啊!”符夫人叹道。
“母亲,父亲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符嫣然趴在符夫人的膝上,仰着笑脸她说。
我点点头:“嫣然的判断是对的!父亲回汴京便觐见太后,说明父亲乃是忠义之人!郭老将军一定不会怪罪父亲的!”
“母亲这真是热闹啊!”符昭信掀帘从门外走了进来。
自从我回到符府,符昭信派人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