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你,就会哄大姑开心。”徐念掩着唇,目光从满屋的娘子们面上扫过,“阿娘,我瞧着咱们府上的娘子是个顶个的好,也不知说亲了没有?”
老太太闻言面上笑意一滞,拍了拍徐湘元的手,徐湘元会意的起身,走到徐夏元的身侧坐下。
“大娘和二娘都已在相看了,倒是三娘,离京三年才刚回来,还来不及相看呢。至于几个小的,不急。”
徐念听闻,若有所思的把目光落到了徐衿元的身上,“我记得三娘是永泰八年五月生人?”
“正是。”徐衿元微微颔首。
“那今年正好及笄呢,也是时候该相看了,免得将来留来留去留成了仇。”徐念说着就掩唇笑了起来。
对于徐念的调侃徐衿元并未放在心上,她知徐念的本意是好的。
她只是作为大姑,关心了一下侄女们的亲事而已。
倒是老太太似是把徐念的话听了进去,当真问起了徐衿元的亲事来,“你大姑说的是,你年岁也不小了,你阿娘可有同你提起过这事?”
“原来在楚州的时候,阿娘提过一回,似是没相看到合适的,又想着到底是要回来的,就搁下了。”徐衿元伸手拂了一下衣裙下摆,“况且大姐和二姐还未定下,左右我是不急的。”
“话不是这样说的,先相看着总是好的,这从相看到定下,再到三书六礼,少说也要个一年半载。”徐念环视着屋内的所有人,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徐衿元的身上,“若有好的便先定下来,最好挑个知根知底的,若两家熟识便再好不过了,嫁过去才不会受委屈。大姑是过来人了,这些都是经验之谈,你们听听,总不会有坏处。”
大房的徐夏元垂着头,低声应道:“大姑说的是,我们都记下了。”
倒是老太太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徐念问她:“怎么,听你这话,你是有合适的人选?”
徐念抿着唇笑了起来:“还是阿娘懂我,我确实有一门亲事想说给三娘呢。”
“哦?”
“阿娘可还记得我小叔子膝下的长子崔泰,和我们崔雅是前后脚出生的,今年也十六了,我瞧着和三娘倒是般配。”
老太太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三娘可是你嫂子的掌中宝,梁州路途遥远,你嫂子未必舍得。”
就连徐衿元也挑了一下眉梢,原来大姑打的是这个主意呢。
徐念侧身,略有些着急的道:“嫂子不就是怕三娘远嫁会被人欺负吗,咱们崔家可还有我在呢,三娘是我嫡亲的侄女,她若是嫁进崔家,我必不叫她受一丁点委屈。”
老太太收回目光,不再言语。
徐念还想说些什么,站在她身后的一位老嬷嬷端起桌上的茶盏递给她,朝她使了个眼色,徐念这才不甘愿的把话咽了回去。
徐湘元抿着唇,看看这个,再瞅瞅那个,左脚往后退了一步,作势要站起来,徐夏元眼疾手快的将她按住,摇了摇头。
老太太没注意到这两姐妹之间的小动作,只沉思了片刻后朝着徐衿元说道:“前些日子你大伯母替你大姐相看的时候,有好些个读书郎都不错,都是清白人家,又各个都肯用功,回头我叫你大伯母把册子拿给你阿娘,也叫你阿娘从上头给你挑一个。”
徐衿元蹙眉,不欲多说这事,“难为祖母费心了,只是我到底是底下做妹妹的,眼下还是大兄的亲事要紧。”
说到府上大郎徐萧元的亲事,老太太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我累了,你们都退下吧。”
等人都走了,老太太才对着身边的嬷嬷说道:“她真当我老了啊,竟算计起家里的小辈来了,她这是想叫三娘嫁去崔家二房,帮她掌着二房,她好给整个崔府当家呢。”
“去年她受了委屈,我替她撑了腰,崔老太太自知理亏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成想倒叫她胃口大了起来。”
嬷嬷伺候了老太太一辈子,知道她心里有气,可到底还是疼爱大姑奶奶的,便劝道:“您消消气,姑奶奶也是想在崔府好过一些,她膝下无亲子,总要为自己打算的。”
“我早就跟她说了,就算那妾室生了儿子又如何,左右现在孩子还小,抱来自己身边悉心教养,等他长大了自会孝敬她的,可她偏不听。如今孩子虽养在她膝下,可她却不怎么上心,这感情都是要培养的,孩子与她无情,又如何将她视若生母。”
老太太满是恨铁不成钢之意,“为今之计,她应好好培养这个孩子,可她却动起了歪心思,我看啊,她早晚还得吃亏!”
“姑奶奶到底是您娇养着长大的,嫁去崔家十几年还从未受过这等委屈,她伤了心,难免心里不安。”
“儿女都是债啊,我虽气她算计自家人,可我就这么一个嫡女,还得为她打算呐!”
老太太头疼的揉了揉额角,由嬷嬷搀扶着进了内室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