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奶爸> 第九十二章 大唐神农安国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二章 大唐神农安国公(1 / 2)

没人觉得林凡以后不会再立功,以林凡的本事怕是还会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但李世民这回居然坚持,几个大臣都没想到,如此简单的道理李世民会不明白?

“诸位爱卿,非常之事,要有非常应对之法。”

李世民这话一听就是要封定了,“解决饥荒的功绩,若是朕不以国公爵位封赏,你们可知道百姓会如何待他吗?”

这一句话,把众臣都干沉默了。

确实,百姓若是因此能吃饱饭,没准还把林凡当神仙供起来。

咱们自古以来就不信什么神,诸子百家就没有一家是宗教,现在崛起的道教都是追认的道家,如果老子活着,他接受不接受道教都是一回事。

可是,如果谁真的做了伟大的事情,百姓也不介意把他当成神。

对中原百姓来说,神就是做了伟大事业的人,供奉神灵一般不是为了相信什么,而是为了纪念感恩。

试想一下,如果百姓都这么做了,李世民却没有好好表示,那百姓会怎么说?

会不会说这个皇帝昏庸,有眼无珠?

因为皇位获取有点特殊,所以李世民尤其怕百姓说这个。

臣子们哪怕魏征,再怎么杠精的人,也不敢去挑李世民这个痛点。

所以一看有进入危险话题的趋势,就没人反对了。

显然李世民和林凡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这一回,李世民这个封爵十分高调,李世民的诏书发布宣告天下,新封了一位国公。

这事根本不需要什么酝酿,消息直接在长安的街头巷尾炸开了。

国公啊,百姓最喜欢聊这种自己够不着的事。

林凡一步登天,同时他在西域的故事长安百姓也是人人皆知,这个才出现没多久的九庸先生是靠着战功成为一品国公的吗?

几乎在一天的时间里,长安百姓人人都开始聊起了自己的看法。

但是在诏书里,李世民给林凡封爵的原因却不是因为西域的功劳,而是因为献马铃薯。

而且诏书里明确说了马铃薯的神奇产量,一时间给人看懵了。

这还不够,在第二天,几乎所有茶楼酒肆开始出现说书人,说的就是林凡封国公的事。

林凡被李世民封为“安国公”,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之意。

那为什么林凡才出现没多久就直接成为国公,爵位一下就来到了外臣的最高级别呢?

就是因为诏书里谁看了也不相信的那个产量,大唐不事农业生产的人极少,而人们在看见诏书里说的这个产量时,都感觉自己看见了神迹。

这意味着是不可能的,你林凡能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西域,这个有人信,因为历史上相似事件也不是没发生过,可你不能胡说八道吧。

但在宣传攻势开始的时候,说书先生们个个口若悬河,说得更加夸张。

没错,说书先生是出钱收买的,有人出钱让他们这么说。

再怎么说,说书先生只为了增大影响力,大多数人听个乐而已。

有时候说书先生越是传,人们就越不信,显然说书先生为了吸引人,有些描述已经脱离实际了,他们毕竟也没真正看过马铃薯啥样。

在说书先生的故事里,林凡已经是大唐的神农。

其实这一步重要的就是这一点,如果马铃薯的产量能达到这个程度,那大唐将不会再有什么饥荒,最起码饿不死人。

真有说书人故事里那么夸张吗?

要说绝对的话,也不现实,这就是人们疑惑之处。

说书先生的作用,就是让人们产生了共识,如果真能达到十几倍产量,那这个“神农”大多数人是认的,才从乱世中过来,很多人都知道饿肚子是多大的事。

所以,封个国公就不是什么让人惊讶的事情了吧。

说书先生将这事宣传了几天,李世民又开始了进一步的推动。

因为在这几天里,粮价并没有极速下跌。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百姓喜欢以讹传讹,但屯粮的富商可都十分精明,他们不会因为一些传言就大幅度降价,哪怕这传言有李世民背书。

毕竟是事关利益的事,真金白银的生意。

降价只是有了个趋势,又被屯粮的富商稳住了。

接下来,李世民召集了要参加科考入仕的士子,集体去乡下观摩!

这招狠了,如果参加科举的人也看到,那就是眼见为实。

在唐初,科举的士子通常是官员举荐,但唐初的时候世家门阀还没怎么适应这个制度,所以现在并不是他们把持科举的时候。

士子们如果见到了这些,写诗写文章出来,那大部分人都肯定相信!

……

长乐公主还是在乡下住着,这个时候,林凡选择清净,不与任何人往来。

都已经被人说是功高震主了,再跟大人物接触的话,难免有拉帮结派之嫌,怕的不是你功高,而是你挟功劳笼络人心。

在乡下,林凡也开始顺便教育几位公主。

一般给依依讲课的时候,长乐公主也会一起听课,小蝶和娇娘都在旁听。

“先生说了与吐谷浑之战的意义,那岂不是说,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