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第37章 涉外事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涉外事件(2 / 2)

心对义和拳的镇压,会激起更大的动乱。这些提醒和训戒,没有改变他对义和拳坚决镇压的态度。

只是,他知道,对义和拳的进剿,不能简单行事。而现在,他真没多大的精力管义和拳的事了,因为眼下有更紧急的事,需要他来处理。

就是高密民众阻止德国人修筑胶济铁路的事。

一八九七年,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曹州府巨野县张家庄,因与当地村民发生纠纷而被杀。这本是当时教会与当地民众矛盾不断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一次偶然事件,德国却以此为借口,出兵占领了胶州湾。

一八九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德国的军舰在请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轻而易举从栈桥登陆,随后迫使清**签订了《胶澳租赁条约》。这样,一八九一年才开始建置的年幼的青岛(当时叫胶澳)落入了日耳曼人之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经过跳跃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资本主义强国。经济的强大促使德国向外扩张。霸占青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德国就对中国东部沿海的澎湖、大鹏湾、厦门、舟山、胶州湾等港口进行过调查。其中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于一八六九年三月踏上了齐鲁大地,开始了三个月的调查。

他对山东的矿产、物产、交通、港口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调查,尤其对媒炭资源描述甚详,通过考查得出以下结论:山东地区极为富庶,有可供使用的丰富资源和大量廉价劳动力,并且有位置优越的可供作军港和商港的胶州湾。

于是就有了德国人修筑胶济铁路。

修铁路,要占用耕地,甚至会通过坟地,经常和当地民众发生纠纷。

这种矛盾到高密时形成了总暴发。

高密地形南高北低。北部本就常闹澇灾。

如果在东西方向再修一条铁路,无疑是筑了一条拦水坝,北部的水就更无法排了。

当地的村民要求多修几座大桥能够泄洪,但德国铁路公司因为增加投资而不接受。

双方矛盾因为发生几次流血事件而越演越烈。

对德国人修筑胶济铁路和山东高密民众的冲突,为简化起见我们不妨称其为高密事件。

高密事件是很复杂的,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德国人修胶济铁路有对中国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的背景,也是一种投资行为。这条铁路的修筑,有贫弱国家受欺辱的成分,也有受益的方面。毫无疑问,铁路建成了,会带来交通的便捷。

有人计算过,如果两个人从济南往青岛人背肩扛运粮,到青岛后有百分之八十会被二个人吃掉,更不要计算投入的人工等费用了。

而通了火车,肯定是大不一样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