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5 章(1 / 3)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岁月匆匆,已是十五年……

十五年前,狼狈的辛苦逃难还历历在目,犹记得那年胡狄被拦截在了大江北岸,与南颂国划江而治,建邺城安,房主后来拖家带口跑回来,死乞白赖的想要回院子的事情仿如昨日,眨眼间,当初只会在襁褓中嗷嗷哭泣的爱哭娃谢得宝,也已经长大成为了偏偏少年郎。

这些年,谢得宝被元昭照顾的很好,十五年如一日,根本没有成婚的元昭,一直是男装示人,跟着老爷子学了医术,在这十五年中成为了一名走街串巷的铃医,不仅靠着医术养家糊口,培养弟弟读书进学,更是把老爷子一身的本事学到了手。

十五年来,她送走了身子底子早坏了的宋爷爷,迎来了张家的三妮张新兰,日子平淡如水,元昭却甘之如饴。

当初搭伙的四家人,早在建邺城平定后,张打铁一家首先就搬了出去,直接租下了自家左侧的院子。

在还清了自己的欠银后,一家人更是积极努力向上,在家里重开打铁铺子,后来还有了银钱,干脆买下了隔壁小院,算是在建邺城彻底的安定了下来;

紧接着在张家搬出院子后,柳娘子与根生娘也意动,合伙租下自家小院的另一侧小院,靠着缝缝补补,洗衣做零工养家糊口,如今孩儿们也已经大了。

大家抱团取暖好是好,就有一点元昭很不喜欢,那就是,三家的奶奶婶子们总是催婚自己,可天知道,元昭一直就没有嫁人的打算呀。

头痛不已的元昭,为了躲避碎碎念的摧毁,她是越来越不愿意回家,见天的,不是在外走街串巷磨练医术,就是往哪个深山里一猫采药去。

这不,守着自家弟弟考完童生试后,自己就放飞自我,背着个背篓往山里采药去了。

待到元昭归来的那日,整条五柳巷都喜气洋洋闹腾腾的。

疑惑不解的拨开人群想要回家去,才走到巷子口,元昭人一把就被老太太与毛丫婶子给拉住了。

“哎呀小昭啊,你这孩子,这些天上哪去了呀?得宝跟你张叔都找了你好久了,就是见不到你的人!真是……”。

老太太拉着元昭碎碎念,边上的毛丫却急了,拉着元昭的另一只手,嘴里却朝着自家婆母去,“哎呀,娘啊!大喜的日子,您就别念叨啦,得宝还在家门口等着呢!”。

得儿媳妇一提醒,老太太才回神,轻轻的自打嘴巴子,“看俺,看俺,碰到喜事,高兴了给忘了!走走走,小昭啊,赶紧的家去,俺们的宝娃中啦!如今也是童生老爷啦……”。

“中啦?真中啦?”,自己那日离开进山去采药的时候,笨蛋弟弟还跟自己支支吾吾的说,这回考试还是没把握。

天知道,这都是他的第三次考童生试了,元昭自己都认为,老谢家实在是没有读书人的基因,她还想着,如果这次再没有结果,干脆就送臭小子去学个啥手艺算了。

哪怕是学个算盘,给人家铺子里去当账房也行啊,马上十六的人了,都是大小子,眼看着就能成家的人了,总得学个本事养自己,她也就能功成身退了不是。

结果臭小子这回是走了狗屎运,居然闷声不吭的给他中啦?

面对元昭的不可置信,边上的老太太与毛丫都一脸兴奋,连连点头确认,“中啦,中啦,真的中啦!走,小昭,俺们回家,得宝在家门口等着你呢!报喜的官差才走……”,巴拉巴拉……

絮絮叨叨间,元昭人被拉到了家门口,老远的就看到巷子的尽头,自家穿着蓝色儒袍的弟弟,垫着脚尖,站在家门口抬眼张望着。

当他看到自己时,少年眼中都是亮光。

元昭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少年,快速的奔到自己跟前,看着他直挺挺的跪下,哐哐哐的就磕起头来,元昭根本就反应不急,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自家的弟弟会来这一招。

“别,得宝,你起来。”。

“姐,我中童生啦,这些年苦了你了!姐!”,少年抬起头来时,已经是热泪盈眶。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都说堂堂君子读书人,跪天跪地跪父母君王。

自家姐姐为自己的付出,谢得宝不说,却不代表自己不知道,如今他中了童生,哪怕隔着秀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他却也能堂堂正正的跪在姐姐跟前,告诉她,自己长大了,可以养家糊口啦。

虽然不是自己的亲弟弟,十几年的相处,阿猫阿狗都养出感情来了,更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自己那么艰难的,从畜生们嘴里抢下来的人。

元昭心绪也很激动,红着眼眶上前,一把拉起弟弟,弯腰轻轻的给他拍打着膝盖上的尘土,边上的围观邻里们见到这一幕,鼻子发酸心里堵,瞬间都静默了下来。

最终还是张打铁一声高呼,“大喜的日子,大喜的事,铁柱,把鞭炮给点了,俺们也热闹热闹……”。

随着铁柱一声响亮的应和,紧接着,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瞬间响彻云霄。

就在此时,就在元昭拉着弟弟准备领着恭贺的邻里进家门时,他们还不知道的是,远处的大街上,衙役敲锣打鼓的在张榜。

张的并不紧紧是童生试的红榜,更是远在南颂国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