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50的欧洲(2 / 4)

联必须破坏中德联盟的可能性。

德国那边的情报证明,是亚历山大上校的妻子,那位机要秘书在推动希特勒政府的对华友好态度。钢铁慈父恼火得坐不住了,他懊恼当初不该把那女人放回德国,可谁能想到希特勒如此重视她?放任她一个女人搞出这么多事呢?

“先把亚历山大上校派去德国出差。”钢铁林抽着烟斗决断道,“也该让他管束一下妻子少搅合国家政治的事。他的妻子得明白,在苏维埃,一个女人应该尊重服从自己的丈夫,她连一个孩子都没有生,一点社会责任都没有!我记得她当初是打算来苏联的吧?如果她现在还愿意投向布尔什维克大家庭,照顾好孩子,做好家务活,契卡们将为她离开德国提供一切帮助。”

----钢铁林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自信过分的问题。他的视角里,苏德战争期间那些苏联女兵女飞行员们女坦克手女护士女狙击手们无论之前立下什么功勋,随着战争结束都回归家庭生儿育女。苏联也为孩子提供免费幼托和教育服务以利于女人们更多生育,更好照顾家庭。女人的本分就是如此。因为苏联进步地认可妇女参加工作,所以亚历山大上校的妻子来苏联,不但可以享用她丈夫的待遇,包括购买特殊商店的商品,在黑海边拥有度假别墅等,还可以安排个托儿所保育员的好工作。

亚历山大上校听到了调令及最高指示后,默默无言,但身为军人他必须遵照命令前往德国尝试带回妻子。

……可他的小鸽子飞得那么漂亮,怎么能塞进鸽笼呢?萨沙想,他从前就瞒着组织思嘉的真正来头,现在也不会以爱之名让她收拢翅膀。

这对于思嘉来说却是意外之喜。听到丈夫要来,她放下手里的事,向希特勒要求去边境。

斐迪南直勾勾看着她奔出办公室的背影,感到气闷,但他挺直了脊梁,继续一丝不苟地忙活着。

希特勒把年轻人的表情全都看在眼里。小姐的眉开眼笑,斐迪南的沮丧不甘心及装作若无其事----爱娃也知道斐迪南的无望爱恋,悄悄和他说过里希特上校一直在装作平静真可怜。他当初怎么追求思嘉失败了呢呢?

希特勒心想恐怕斐迪南就不会追求女性。这个贵族之家的年轻英俊军官从来都有许多德国雅利安女人趋之若鹜,他甚至反感自己被女人追捧,等需要反过来热情追求一个女人时就傻了眼吧?他常常和小姐把天聊死,也不会送花送礼物,像个小男孩似地围绕心上人拙劣团团转,但又因为高傲,他都不会开腔说要陪伴小姐去边境。

但希特勒也告诫爱娃不必用可怜这词来形容一个德意志优秀军人。斐迪南迟早爆发----就像一战后被压迫的德国一样。

#####

华沙墙。当思嘉看到她心爱的萨沙穿着苏维埃空军上校军装出现在不远处时,她真的像小鸽子一样朝他飞扑而去。

拥抱,亲吻。萨沙真心实意地笑着,思嘉挽着他的胳膊,眼瞳里映着她英俊无匹气质成熟的丈夫,心里绽开出花儿来。大连,德国,苏联有无数的事情她无法通过纸笔信函向他吐露,现在好啦!思嘉可以直接和他说个够!

坐上回柏林的专车,走的是之前同样的路。萨沙像上次来时一样眺望窗外感受变化:他注意到公路全部成了高速水泥路面----希特勒确实在欧洲大搞基础建设。随着交通的便利,西华沙变得不再仅仅有波兰人。琥珀首饰,伏特加等食品特产流通到了欧洲大陆各国,二十多万德国驻军保障各国与波兰自由贸易和人员往来安全……神奇的是,被苏联视为最顽固的波兰国民在德国的统治下表现出了平和心态,令那些希望复国的抵抗组织游击队都不得不跑去东边发展。

萨沙想起今天在东边看到的那车被押往西伯利亚服刑的波兰人。苏联士兵嘟囔着怎么都跑这边来闹事。苏联把波兰复国者关押流放,德国是怎么做的呢?

他在途中看到了答案。“那是什么,制裁区?”

思嘉看着路边的一个醒目牌子,为他解释。

凡是藏匿抵抗组织的村落,德国不再使用绞刑架,只会树立一个大大的“制裁区”牌子,将其暂时变成一个三不管的村落。平整的公路会在村外用一辆坦克堵路截断禁止使用,各种商人不得前往交易物资,驻军和警察全都不踏足,供电的路线也就此改道。起初波兰人觉得这无关痛痒,德国人不杀人的话,乡下村庄有奶牛,庄稼,纺车,木柴也可以捡,物产足够支撑生活----谁想不到三个月,该村子人就跑了一大半,村民们切身认识到没有德国人管理,仅靠抵抗组织那帮人用枪说话的可怕日子是什么样----他们自命肩负复国重任所以自身并不从事基础生产生活。但人总要吃饭,他们便用征收粮食来解决,说白了叫明抢,逼迫普通农夫种田耕耘养活他们,甚至让他们做饭打扫洗衣服,如同驱使奴隶。不服者即使杀了也没有人管,直接退回中世纪农奴生活比被德国人统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