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相遇(1 / 3)

谢诵住在丰安寺旁边的宅子里,一连住了几天。

有时出门,谢诵会放弃该走的大路,再沿着围墙外的岔路走上一段。那条路的沿途有些什么,谢诵已经很熟悉了,但是,没有辛有在前面为他指引,那些新鲜的感受和吸引力也消失了。

谢诵忍不住想,为什么她在的时候,一切便熠熠生彩?

那天早上,谢诵突然有位访客,是谢诵母亲的表姐王氏。这位表姨母虽然也在京中,自从元氏走后,她和谢家的情分就渐渐淡了,谢诵对她的感觉是很陌生的。

谢诵去见王氏,猜想她突然出现,一定和谢延堂有关,否则王氏怎么知道他在这里?

谢诵不回家,下人早就把他的消息传到玉北去了,不过,让这位表姨出面找他,不太像谢延堂的作风。

王氏坐在清雅的厅堂里,身旁跟着婆子,看见谢诵便站起来,吃惊地打量着他。

若念及母亲的旧情,谢诵愿意对王氏热忱些,但谢诵知道:王氏可能是谢延堂的马前卒。她和元氏曾经的情谊便退去了一边。

谢诵不冷不热地称了声‘表姨’。

王氏动情地说:“辛哥儿真是大变样了。听说你娘走后,你一直在惠山的太觉寺里给她守孝。这里头的详情,你爹不说与我们知道,表姨也不能为你做什么,想想就是心酸。”

谢诵默默地听着,什么也没说。

王氏拿出帕子擦擦眼泪,“唉,前几日我忽然梦见你娘,她在梦里告诉我:这些年她一直在等你学业有成,受官自立的那天,不知道还要盼多久?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拉着她的手,看着她苦恼,醒来后便让你表姨夫去打听你如今怎样?想来想去,还是要当面说给你听了,才能安心。”

谢诵原本对王氏的来意很有疑虑,听她如此一说,便知她的目的,或者说谢延堂的目的,是要让他参加国子学的大考。

考完七月的这场大考,即修完了学业,做官是名正言顺,不需走靠父辈推恩那种让人瞧不起的途径。

谢诵当年以首红的身份入学,却虎头蛇尾,如今好像连书都念不下去,是有许多胡乱编造的闲语在京里传播的。如果谢诵肯考完大考,谢延堂心里的苦恼就去了一半,再没什么怕被人议论的事。

果然,王氏接着便说:“辛哥儿,我听说你的学业还欠一回大考,你娘肯定是在为此不安,你是纯孝的孩子,为她圆了心愿吧。”

谢诵确认了,王氏是谢延堂的说客,不禁觉得厌恶。但是,王氏自称梦到了谢诵的娘,不论真假,谢诵不会对娘有任何不敬,谢诵情愿相信那是真的,娘还在守望着他。

不久,王氏要走了,谢诵送到厅外,问老仆:“她是独自来的吗?”

老仆道:“外面有一轿一车,夫人是做轿来的,车停在稍远的地方。”

谢诵在王氏之后出门,看见老仆说的马车,便走过去。

车旁的仆从和婢女一齐向谢诵行礼,都认得他,谢诵却不知道他们是谁。

车窗的帘子一开,露出甄氏的笑脸,柔声细气地说:“辛澄,我是陪王夫人一起来的,怕碍着你们说话,便等在这里。”

甄氏没想到谢诵会出来,她说的也是实情,王氏和谢诵单独谈论元氏才好,她在只会败坏气氛。

但这是在为谢延堂办事,甄氏必须得亲力亲为才更有价值,所以她也来了,屈尊地等在外头。

这时王氏的轿子转头过来,甄氏让她先走,再问谢诵还有没有要说的话?

谢诵看着甄氏,同样觉得厌恶。难怪谢延堂会突然想到王氏?原来有人为他操心。

谢诵问:“你热衷于此是为了讨好他?”

甄氏道:“是为了他,也为了我自己。”

谢诵道:“你愿意嫁给一个半老的人做继室,应该还有别的打算吧?为什么关心我念不念书?”

甄氏道:“大公子,你是很聪明的,不必我和你讲什么道理。我嫁给你爹,虽然富贵无限,也想生几个孩子作为依靠。但是,只有你和你爹和解了,我才可能如愿,这是你爹维护你的心意。”

谢诵道:“因为我?那你回去告诉他:我根本不在乎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我想和他毫无瓜葛,可惜无法做到。他为了能让自己心里舒服一点,妄想他的‘维护’对我有意义,完全没有必要,我也不会领情。”

甄氏无法理解地摇摇头,“他是你爹。”

谢诵道:“是,人人都知道他是我爹,所以才只好这样。”

甄氏道:“看来我也会惹你生气,这不是我的本意,改日你想听时再解释吧。”

谢诵道:“有时候,看似无奈的相处,已经是最好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