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20(1 / 2)

16

三个罪犯

一天深夜,一栋公寓连续发生3起重大刑事案件。一起是谋杀案,住在4楼的一名政客被人用手枪打死了;一起是盗窃案,住在二楼的一名富商珍藏的油画被盗了;一起是袭击案,住在底楼的一家门窗被暴徒砸烂了。

报警之后,大批刑警赶到作案现场。根据罪犯在现场留下的指纹、足迹和搏斗的痕迹,警方断定这3起案件是由3名罪犯单独作案的(后来证实这一判断是正确的)。

经过几个月的侦查,终于搜集到大量的确凿证据,逮捕了A、B、C三名罪犯。在审讯中,三名罪犯的口供如下:

A供称:

1.C是杀人犯,他杀掉政客纯粹是为了报过去的私仇。

2.我既然被捕了,我当然要编造口供,所以我并不是一个十分老实的人。

3.B是袭击犯,因为B对一楼住户十分嫉妒。

B供称:

1.A是著名的大盗,我坚信那天晚上盗窃油画的就是他。

2.A从来不说真话。

3.C是袭击犯。

C供称:

1.盗窃案不是B所为。

2.A是杀人犯。

3.总之,我交待,那天晚上,我确实在这个公

寓里作过案。

3名罪犯中,有一个的供词全部是真话,有一个最不老实,他说的全部是假话,另一个人的供词中,既有真话也有假话。

★提问★

A、B、C分别做了哪一个案子,你能推测出来吗?

解答

这个案件从分析A的口供入手更好一些。

A说:“我既然被捕了,当然要编造口供,所以我并不是一个十分老实的人。”分析这句话,就可以推定A的口供有真有假。因为,如果A的口供全是真的,那么他就不会说自己编造口供;如果A的口供全是假的,那么他就不会说自己不十分老实。

既然A的口供有真有假,那么B的口供或者是全真的,或者是全假的。

而B说:“A从来不说真话。”由此可见,B的这句话是假的,这就可判定B的话不可能是全真的,而是全假的。

既然B的话全假,那么C的话是全真的。而C说A是杀掉政客的罪犯,B不是盗窃作案者,所以B是袭击犯,而盗窃油画的罪犯只能是C本人了。

17

职业

迈克、保罗、贝克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中间一个人开了一家商店,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

学,一个人参军了。此外他们还知道以下条件:

贝克的年龄比士兵的大;

大学生的年龄比保罗的小;

迈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

★提问★

请推断出这三个人中谁是商人?谁是大学生?谁是士兵?

解答

如果贝克是士兵,那么就与题目中“贝克的年龄比士兵的大”这一条件矛盾了,因此,贝克不是士兵;如果保罗是大学生,那就与题目中“大学生的年龄比保罗小”矛盾了,因此,保罗不是大学生;假设迈克是大学生,那么,就与题目中“迈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这一条件矛盾了,因此,迈克也不是大学生。所以,贝克是大学生。由条件“贝克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保罗小”得出:迈克是士兵,保罗是商人。

18

谁做对了

甲、乙、丙三个人在一起做作业。有一道数学题比较难,当他们三个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说出来以后,甲说:“我做错了。”乙说:“甲做对了。”丙说:“我做错了。”老师凑巧从旁边过去,看到他们的答案并听了他们的意见后说:“你们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做对了

,有一个人说对了。”

★提问★

请问,他们三人中到底谁做对了?

解答

如果甲做对了,则:甲说错了,乙说对了,丙说对了。两个人说对,不符合题意;

如果乙做对了,则:甲说对了,乙说错了,丙说对了。两个人说对,也不符合题意;

如果丙做对了,则:甲说对了,乙说错了,丙说错了。一个人说对,一个人做对,符合题目要求。

19

鞋子的颜色

丽莎买了一双漂亮的鞋子,她的同学都没有见过这双鞋子,丽莎让大家猜猜鞋子是什么颜色的。汉娜说:“你买的鞋子不会是红色的,你从来不喜欢红色。”拉拉说:“你买的鞋子不是黄色的就是黑色的。”艾玛看了看现在丽莎身上的衣服说:“根据你服装搭配的风格,我猜你买的鞋子一定是黑色的。”这三个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种是正确的,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

★提问★

请问,丽莎的鞋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解答

假设丽莎的鞋子是黑色的,那么三种看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假设是黄色的,前两种看法是正确的,第三种看法是错误的;假设是红色的,

那么三句话都是错误的。因此,丽莎的鞋子是黄色的。

20

谁偷吃的

玛丽女士买了一些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