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征收粮税(1 / 2)

酒席散去,村里人都心满意足回家睡大觉去了。

老张家的人可闲不下来了,在家里收拾着残局。

不过这一顿也让陈素兰心安了下来,请了村里人吃酒,后面相处起来也不会太难。

毕竟吃人嘴软。

不过村里人也没啥闲话可说了,因为秋收来了,他们啊都要去田地里头忙活了。

今年雨水充沛,太阳也好,各家各户都丰收了,忙着收粮食。

老张家的也不例外,他们家还有十亩高粱,十亩小麦和五亩花生等着收呢。

说到这高粱啊,村民们又投来了羡慕的眼光,老张家的高粱种的太好了,果实都将枝条压弯了腰,要比他们家的产量多出两三倍呢。

这还要归功于以南,在研究出改良高粱种子之后,连忙将其和库房的高粱种子进行了替换,这小麦种子种下去的太快,她没来得及换,不过这样也好,省得都比别人家好,惹人怀疑。

老张家男丁多,又新加入了庆云这个庄稼能手,干起活来比平常人家快上几倍。

早早地便来到了地里头干活,人手一把镰刀,将高粱割下来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旁,泽宇这几个小孙子也是使出了浑身力气挥动着搬动着高粱。

以南坐在田埂上为着爹爹伯伯们挥手加油,桂花和慧蓉则是在家中准备着午饭。

因着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收割,所以午饭桂花就准备了饼子和酱菜,两人提着饭菜送到了田地上。

中午吃完饭的众人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干起活来,一部分人继续割高粱,另外一部分人则是忙着将蜀黍打下来,只见他们一只手抓着高粱杆杆,另外一只手压着高粱,然后往后用力一拉,蜀黍便哗啦啦地掉落在竹筐里,然后装进麻袋里面。

以南瞧着这方法着实有些费力,若是能用上工具会事半功倍,可惜她现在还是个牙齿都还没长出来的奶娃娃,无能为力啊。

庆云的速度很快,眼看着三个麻袋被装的满满当当,这一亩地啊竟然产出了三百斤高粱,足足比别人家翻了三倍,这样下去,十亩地就是三千斤,按照如今市场价五文钱一斤也有十五两银子。

五日的功夫,十亩高粱地和五亩小麦地都被收完了。

张思明牵着驴车往地里头赶,那十几个麻袋放在驴车上面羡煞旁人,毕竟驴车这种东西不是家家户户都买得起的。

除此之外,老张家的男人们将装不下的麻袋扛在了肩上,健步如飞地赶回家。

小麦五亩地一共收了五百斤,市场价八文钱一斤,也有个四两银子,至于那五亩花生,老张家打算下过雨后再去拔。

如今土地缺水,想要将花生拔出来不仅费力还会将根拔断。

老张家的人是最先将庄稼收完的,陈素兰便吩咐着几个儿子牵着驴车去田地里头看看谁家还没收完的,一起出力帮忙收收。

这个举动得到了石塘村的一致好评。

一周的时间过去了,整个田地里头都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小麦杆子、花生杆还有高粱杆也被各家各户运回家去了,当做柴火储存过冬,还能发酵沃肥,明年继续当肥料。

除了石德佑家的那五亩麦子还在地里头摇晃。

石德佑一家往年都是靠着庆云在田地里头忙活,他们连自家田地在哪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懒得去收了。

反正啊,他们家还有一些余粮,晚点再去收也不迟。

这一日,里正来到了老张家。

告诉他们明儿个县城里面的差役就要过来征税了,今年大家伙都丰收了,不知道上面这征税会不会有所变化,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张思衡听到这话就有些疑惑了,问道:“石大伯,这征税不是黑纸白字规定好的么,还能有啥变化?”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咱们光明郡不是穷吗,那些差役下来村里办事,哪个能不捞点好处去,你可能不知道,咱们光明郡每年征的税都比隔壁郡的要高出不少,所以啊,年年都存不下什么粮。”

“可我听说咱们的郡守是个好官啊,城里为了增加商人往来,还降低了征税点,怎么到了咱们村子里变成这样。”

里正递给了张思衡一个眼神,他立马明白了过来,这是下面办事的人吃了粮。

第二日上午,石塘村的人就将自家的粮食扛到了老槐树下面,一家家的都码放整齐等着差役来收。

“好在今年是个丰收年啊,咱们交了这粮也能安安稳稳过个冬。”

“是啊,今年至少不至于饿肚子了。”

没过多久,就有五六个穿着衙门官服的差役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领头的人穿着的是红色官服,后面的人穿的是蓝色官服,还牵着两辆驴车。

“往年不都是一辆驴车吗?怎么今年派了两辆车过来?”

村民中有人在小声讨论着。

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来到了这块空地上看热闹。

老张家也不例外,以南趴在陈素兰的怀中,眨着黑溜溜的大眼睛看着这一幕。

里正率先迎了上去,十分有礼貌地做了个揖。

差役头头看了看那码放整齐的粮食,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石良吉,这就是你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