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神苍阁> 第46章 道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道祖(2 / 3)

中国古代思想、哲学、文学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来,被道教尊为始祖,称之为“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加为李氏始祖,后来,被世界列为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闻名于世,孔子入周时,曾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向西而行,到灵宝函谷关,受关令尹喜之请,著书《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政治,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权术,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修身,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之养,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子因遭受权贵排挤,被甘简公辞去守藏室史之职,随后便出游鲁国,于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时遇孔子助葬,其时年十七岁,向老聃问礼。

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前526年),二十六岁的孔子游周观光,拜访老子。

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向南往老子故乡,问其学。

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前485年),老子见周王朝越来越衰败,便离开故土,出函谷关,云游四处。

把守函谷关长官尹喜,非常敬佩老子,听说他要过函谷关,很是高兴,可当他得知要出关云游,顿感可惜,便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可以,但得留下一部著作。”

老子听后,就在关内住了几天,然后,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此篇著作就是后来流传千古的《道德经》,随后,他便骑上大青牛走了,传闻,归隐于景室山修行(老君山)。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老子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

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加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李聃的一生成就主要体现《老子》一书。

《老子》,又名为《道德经》或《德道经》,与《易经》和《论语》被公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有学者认为《老子》并非成于一时,一人之作,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初称《老子》,没有《道德经》之名。

后来,称《道德经》,并分八十一章,编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则是德经四十四章,全书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道,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状态,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所在。

道常无名,无为而无不为,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

道,不可言说,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

道,既宇宙的本体,又万物的规,还是人生的准则。

儒家以天、地、人为“三才”,老子则以道、天、地、人为“四大”。

“四大”在“三才”之上增加了道,就给中国文化思想的架构,打开一个极其高远、富含想象力的思想空间。

道,出自形而上,而贯穿形而下,且在贯穿中,不给天与帝这类有意志、有目的的造物主,留下任何插足的余地。

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之道是在从根本上改造了原始道论基础上的一个伟大发明。

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体,缔造、成就了一切,但道成就天地万物,并非有意而为,完全是出于无意作为,自然而然来的。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自然者,自得其然也,是对道之状态与作为的形容,而非道之外的一种实体自然。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一切因其自然,顺其自然,这是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便成就了有为,也正是因无为,才成就了一切。此现象,被老子加以哲学的高度概括,就化成了“无为而无不为”,其不仅是道之大德、大用,同时还是支配天地万物最为根本的规律,是个人立命安身的根本法则,是所谓的“道理”。

“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是天地万物之理。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则。

“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用、道之理,同时也是“道术”,是侯王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和方法,侯王之“王”天下、治天下,亦当以道为法,“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所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提出“绝智弃诈”“绝巧弃利”,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与,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一种复古思想与这一社会理想相适应。

还主张贵柔处弱,认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