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熹平四年,夏四月,全国各处发起大水,洪水退去尚未一月,鲜卑又来寇犯幽州。
这一年我十五岁,常坐在家中茅草屋的顶上,望着远处滔滔而过的洪流发呆。我的母亲在两丈外的桑树下面卖一些手织的草席和草鞋,过路的行人神色匆匆,鲜少有人驻足。
村子里面过洪水,冲走了大片的良田,年初的禾苗几乎都被毁了,预示这今年一年都是个没有收成的灾年。家中稍有富余的,现在已经拿着散钱去周边郡县收购粮食了,家中短缺的,能够看好去年的余粮把今年过去就已然不易了,哪里还有闲钱去买些草鞋席子呢。
都说大水过去通常都是大旱,旱得完了地面开裂,又到了四处冒出蝗虫的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讲,最穷困的时候乡亲们会和虫子抢草根树皮吃。可人又没有翅膀,哪里是虫群的对手。就见铺天盖地的黑云自远处而来,稍落得一落,这地面上就寸草不生了。有些心狠的后生会去捉虫子来吃,可那蝗虫来无影去无踪,即便全村的人都去捕杀,又能捉得几条、吃得几顿呢。
我母亲在树下唤我道:“玄德儿,你的叔父来了,快些下来拜见!”
我顺着房檐下来,还没走近便听到我叔父冲着我母亲数落我道:“他这么大个人了,整日里游手好闲,也不知道帮你看着生意,这样下去我兄长一脉岂不是要断送在他这浪荡儿手里?”
我母亲帮我百般说着好话,去讨好我的叔父。他见我来了,脸色拉得更是差劲,一边不住说教着,一面辞别了我的母亲,径自朝门外走去。我母亲拉起我的手说道:“玄德儿,去了卢博士家中不可再生贪懒,一定要好好跟随卢博士学习。你的祖父和你的父亲都是孝子廉吏,所以你更加要发奋努力,不可以让同乡小看了你,知道吗?”
我的祖父官至东郡范县县令,因不通宵官场之事,早早被人陷害罢官,在家郁郁终老。我的父亲也举了孝廉,可是身体孱弱,在我幼年时便撒手人寰,留下我们孤儿寡母苟活于世间。两位叔父没少接济我家,可更无可避免的是听受他们的唠叨和说教,似乎只要板起脸来训斥我一顿,就能让他们原本并不如意的生活舒展起来。
我笑着对母亲说道:“请您放心,儿子一定不给祖上丢脸。”母亲听了便含辛茹苦地笑,笑着笑着又开始哭,一边为我收拾行囊一边絮絮叨叨说一些关于我祖上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些话听起来更像是我祖父罢官之后在家中对子孙吹嘘的事迹,叔父们大多是不相信的,否则家道怎会败落至此。而我母亲读书不多,所以一直对祖父讹传的那些宗室之后的谣言深信不疑。
书上说那中山靖王喜好酒色,又深居简出痴迷丹药之术,光是史料记载他就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这些子孙再度开枝散叶,让这个本就落魄的皇室一脉更加单薄。传至我们这一辈时,但凡刘姓的读过点书的人都喜欢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一来有据可依,二来又无证可查,每当族人在外面洋洋洒洒的炫耀完后,都心有余悸地庆幸还好那刘胜死无对证,若不然这冒认宗亲一事也是个不大不小的罪名。
2 .
叔父带我来到县城里的卢博士家中,门童领着我们进去拜见了老师。卢博士师从大儒马融,和经学大师郑玄是为同门。本来学成之后以他的学识和背景早该去洛阳担任要职,可是卢博士自视甚高,不愿意和京中那些乌烟瘴气之辈混为一谈,所以执意回到家乡开课讲学。
叔父带着我和堂兄德然一起前来求学,卢博士问我俩道:“你们都是乡里孩子,为何要找我来学习知识呢?”德然听后高高兴兴地答道:“我要博取功名,以后做个大官,带我爹我娘过上好的生活!”
卢博士和我叔父听后都拈须大笑,都说德然天性自然,又有一片孝心,诚然是个好孩子。卢博士转过来又问我道:“这位小友呢?”我站起来对卢博士深深一揖,想到曾在桑树下听到一个走往赶路的游侠儿唱过的辞赋,于是借来对卢博士说道:“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卢博士和我叔父听完都没置可否,卢博士点着头又揣摩一会儿,扭头问我叔父道:“元起,这是你教他的吗?”
我叔父笑着答道:“我不过也是一介粗人罢了,哪里懂得这些文雅之词,大概是这孩子不知道哪里听来的罢。”
我知道这种江湖散遥肯定瞒不过卢博士,于是坦然承认道:“是在家中门前的桑树下织席贩履时,听到过路的侠士所唱。因为着实喜欢,所以就记了下来。”
卢博士听后对我叔父笑道:“为人坦荡,记性过人,有古直义士之风。”接着我师父便拜别了卢博士,把我和德然留在了博士家中求学。
后来又陆陆续续招学了好多天,直到卢博士家中确实住不下了才算作罢。期间我和德然便在家中帮忙打扫杂役,卢博士每当路过,德然便十分勤奋地打扫院落,待博士走后又把扫帚一扔,跑到边个休息去了。
德然唤我道:“玄德,不要那么死板,博士看不见就偷一些懒,要不然这里的活计做完了,等一下博士又要安排新的差事给咱们了。”
德然大我不到一岁,再加上两家离得不远,所以从小是朝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