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医宋> 第26章 相逢如故友,流水奏知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相逢如故友,流水奏知音。(1 / 2)

千金可易得,知己却难寻。

相逢如故友,流水奏知音。——赵白

“哈哈哈,江州王子纯见过两位仁弟!”

“建昌举子曾子固,见过两位仁弟!”

……

介绍之后,众人相互问好,相互报了齿龄,倒是赵白年龄最小。

出礼部贡院,沿着主路一直往东,经过草场,约一、二里,便是蔡河云骑桥,从云骑桥沿蔡河一路往南、约半里许,有一临河而建的酒楼,名为“举子楼”,是省试举子们饮酒赋诗的最佳去处。

而此时,举子楼的一个包间里,正有几个举子在高谈阔论。

“子明弟、子仁弟,你们二选的是什么科?”程颐的声音最为清脆,也比较自来熟,几人落座后,先拱了拱手出声问道。

赵白听到询问,连忙拱手还礼,然后出声说道:“愚选的是进士科,愚兄志不在此,今届并未应举。”

“噢?进士科录取人数多,但是考的人也多,子明兄不简单啊!”旁边的程家二兄弟中的兄弟弟,程颐说道。

“唉,是啊,自皇祐年间以来,官吏猥滥,溢于常员,朝廷屡次缩减各科省额,也不知今年怎么样。”旁边的程家二兄弟的哥哥,程颢也跟着说道。

“哼,这群滥竽充数的官员,待愚戴了獬豸冠,一定挨个弹劾!”曾巩人如其名,性格严肃执拗,语气不善地说道。

“唉,子固兄莫气,愚听说朝廷已经下了诏,今年科举,进士科限四百人,诸科不得得过四百,必会优中取优。”一旁的王韶也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

而一直没有说话的苏轼似乎有些不耐烦,拿着蜀扇在桌子上翘了翘,开口说道:“诸位仁兄,何必如此消极,管他是四百还是二百做甚?哪怕只有一百额,以诸位之才,愚相信这都能金榜题名!”

“哈哈哈,子瞻弟这话愚爱听,咱们做好自己的就行,管他人做甚!”程颐的性格也比较活泼,也为人亲善,笑了几声出口说道。

“哼要愚说,就按品性、本事取仕,那些鱼目混珠之人,都给罢了才好,”一旁的曾巩冷哼了一声,出声说道。

“子固兄,莫要再绷着脸,笑一笑,笑一笑!”程颐出口说道。

“唉,如这次不中,愚是打算放弃了!”一旁的王韶叹了口气,随后感慨。

“放弃?为何放弃?”程颐满脸不解,转头又看向王韶,出口问道,“子纯兄,莫非你有别的打算?”

王韶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愚打算往河湟、西夏云游一番!”

王韶话音刚落,包间中顿时寂静无声。“砰”突然曾巩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随后拍了一下桌子,厉声问道:“王韶!你莫非要学那叛逆张元!”

“子固兄,你把愚当成何人,张元与愚有杀父之仇,愚岂会效仿他!”王韶的语气竟些不愤怒,随后他深吸两口气,缓了一下,才继续开口说,“自李继迁割据夏州以来,夏州百姓民不聊生,我国边境战事不断;李德明时,竟然划地立国,欺吾大宋太甚,而太祖曾云‘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吾等文人蒙受圣恩,当思国事,西夏不平,又如何收复燕云十六州!”随后说完,也不顾别人反应,顾自走到窗前,望着萧瑟的汴河,发起了呆。

听完王韶的话,曾巩连忙躬身施礼,恭声说道:“子纯兄之语,振聋发聩,是愚误会子纯兄了,还请子纯兄勿怪!”说着又向王韶施了一礼。

而一旁的赵白听后,也是心头一动,随后想到自己“作”的《平戎策》,心中竟生出一些愧疚之感。

不过没等赵白说话,一旁的苏轼却皱了皱眉,思索了一下,看向赵白开口问道:“子明所作《平戎策》,不就是为对付西夏李氏。”

听到苏轼的话,众人来了兴趣。特别是王韶,更是猛地转过身来,看着赵白,热切地问道:“子明弟也对西夏之事感兴趣?”

还没等赵白反驳,就听到苏轼在一旁又说道:“尔等恐怕不知吧!子明弟今年未曾参加解试,而是仅凭一作《平戎策》,便得了官家赏识,赐予免解!”

听到苏轼这么说,众人兴趣更浓。一直没有说话的程颢却出声说道:“吾听说去年时,定州乡贡进士赵肃上《兵民总论》十卷,官家赐予免解,没想到子明弟也得了免解!”

赵白满脸尴尬,只好厚着点了点头,出声说道:“偶然时,愚听一行商所言西夏之形势,偶有所悟,作了篇《平戎策》,未曾真想得到官家赏识。”

“噢?可让吾等拜读一下?”程颢又出声说道。其余众人也纷纷点头。

看大家如此盛情,赵白也不好拒绝,还好他记忆力超群,于是沉思了一下,便站起身来,朗声说道:“民赵白启……”

听完赵白背诵完,包间中又寂静无声。又过了一会,才听到王韶说:“班门之前,竟然弄了斧头,方才愚兄竟自说空话,没想到子明弟竟然已经落在纸中,还请授愚兄一拜!”说着竟要躬身向赵白行礼。

赵白哪里敢当,立刻上前几步,拖住王韶的手臂,出声说道:“子纯兄何至于此?”

正当两人僵持不过,一旁的曾巩确开口说道:“子明弟莫要推辞,你怕是不知道,子纯兄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