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那天那人过来此处做些什么吗?”白天行问道。
“听他家里人说,是要去田里看看,好像与佃户闹了些矛盾。在去的路上就死在了这里。”村长答道。
听出细节的白天行问道:“佃户?这么说他还是个地主咯?”
村长点点头介绍道:“对,死者名叫傅明,家里是本地的一个地主,先祖乃是告官还乡的士绅,至今已经几辈了,在乡里有着200多亩的田地,养了几个佃户与雇佣了些村里的雇农打理,去年雨水多,白河沟这边淹了一片,正好很多都是他们家的地,所以收成一般,但他还要佃户足额交租,导致几个佃户怨声载道,尤其是傅涛,实在是没有办法交齐租子,只能被动转为了5个银币的债务,谁知利息太高,今年虽然收成不错,但债务还是没有还完。
这才知道这个傅明就没打算挣人家的利息,看中了人家的房子与女儿,还不起钱,就要收人家房子或者以女抵债,傅涛死活不肯,所以闹得很凶。不过已经查过了,傅明死的时候,傅涛一家人都在田里,还有不少人证,可以肯定不是他们做的”
山脚这里已经过了这么多天,已经看不出什么信息来了,看当时的信息,才最有可能看出是不是人为布置的。
于是白天行又问道:“第一个发现尸体的谁?”。
村长想了想:“应该是观里的小道士,傅台,他发现了尸体后,回观里通知了两个师兄,后来才安排二徒弟通知的我。”
“这里还有道观吗?”
“对,一妙道长30多年前来了村里,便在山边改建了一个小观--青山观,不过一妙道长道法高超,村里这几十年的诡事,占卜运程,堪舆风水,防妖驱鬼等等都是一妙道长负责帮忙,这几十年了都相安无事。
不过3个月前道长已经仙逝了,现在观里就剩下他近十年收的三个小徒,都是村里孤苦无依的孤儿,道长看他们可怜,便收在身边教些道法,也算有个衣钵传承,青山观就在前面一点。”
白天行听完便提议道:“走,去观里看看。”
2人往前又走了几十米左右的路程,拐个弯便看见一座道观,道观不大,没有什么严谨的设计,就是两间瓦房改制,前面的一间是道观,后面一间用于生活。
道观前面的平台,只摆着一个大香鼎,正殿外两侧悬挂着“上善若水”、“神光普照”的匾额,中间顶上的招牌写着“青山观”三字,看得出来已经有些年代。
正殿供奉着是三清道祖的图像,以及焚香器具、签筹,几个蒲团,几张桌椅等道观寻常物品,左右两边房门紧闭,就没有其他的了。
正殿此时没有人,随便人们来往上香祭拜,白天行走了一圈向村子问道:“道观的人呢?”
村长笑了笑:“大人已经是申时已经过半了,乡下人吃饭早,观里更加吃得更加早,酉时开始他们还要做晚课,所以现在已经是饭点了,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在后堂吃饭吧!”
白天行看看天时,也是,很多乡下人一天基本只吃2顿饭,早上巳时左右一餐,叫做饔,下午申时左右一餐,叫做飧,白天行在家也是这么吃的,进城才改的一日三餐。
守清规的道家基本也是如此,还要做早晚课,持身诵经,同时也是一种修炼,诵经包含着《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诸真宝诰》以及《三皈依》、《供养咒》等经典汇集而成。
村长说完便带着白天行走进后堂,后堂也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简单的一口井,还被盖着,屋檐下是口水缸,也盖着盖子,此时几人果然都在屋里,而清目明的白天行能听见3人在讨论。
一个声音说道:“真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三师弟在长个了,最近粮食吃得很快,明天二师弟你要去买点回来,马上也要过冬了,带上三师弟去,他前年做的冬衣,现在已经穿不下了,如今愈发冷了,也要备上一套”。
另一个声音回道:“好的,师兄,明天我就带他去。”
还有一个稚嫩些的声音说道:“我哪有多吃粮食,不过,衣服我还能再穿一年,我不怕冷。”
“行了,你那衣服去年就已经小得不行了,二师弟你的衣服好像也旧了,要不一起换了吧!”
“师傅剩下的钱虽然还有一些,但咱们三人还要继续修炼一段时间,才能为附近村民解忧,怕是不够花的,也不好光靠村民接济,还是省着花些吧!那衣服我还能穿,可以再撑几年。”
“唉,都怪师兄学艺不精,学了三年静功都开不了丹田窍,白白荒废了3年,今年才与师弟一起通的心窍,师傅的本事都又没学全。实力不济,第一次出活,虽说斩了小鬼,但自己也身受重伤,花了师傅留下的大部分钱,修养了近两个月才好。现在没法给你们挣钱,维持观中需要。本来还想加入玄靖司再学几年,给顺便你们挣些钱,谁知道,我受伤好了再去问时,已经是满员了。”
听着几人的讨论,倒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师门的气氛很和谐,现在师弟还在安慰师兄,而且跟自己还有些渊源,好像是自己抢了他名额。
两人走近正堂,师兄弟三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