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烦心,当然也不过是在外人看来的烦心。
一些老大臣们见皇帝陛下后宫空虚不说,皇后娘娘入宫已两年,还未有喜事,为皇嗣计,又开始接连不断的上奏了。
这些老大臣们脾气又臭又硬,就算私底下还是对权倾朝野的左相大人很犯怵,但他们自认为他们一心为皇帝陛下着想,忠心可鉴。
就算是权倾朝野的左相大人也不能不为皇帝陛下的子嗣考虑不是?
连带着连左相大人也被牵连,对他也多有不满,上书参奏他的折子也渐渐多起来。
对于参奏自己的事,顾相并没放在心上。
他倒关心皇帝陛下的子嗣,毕竟生出来了的话那可是他嫡亲的外孙或者外孙女。
不过他还是坚持他的观点,他的女儿年纪还未到双十,年纪太小生育对身子骨不好。
不但他是这样认为,姜初月也是这样的想法,并不愿意女儿小小年纪就吃足生育苦头。
顾暖毕竟是嫁到皇家的儿媳妇,还贵为皇后,即便顾朗是权臣,也得皇帝陛下的信任,但在皇帝陛下已经过了三十岁还没有子嗣时,也不能在明面上阻止什么。
好在皇帝陛下对顾暖着紧关切,平心而论,他对
妻子的上心,并不比妻子的父母亲少。
他也曾仔细询问过御医们关于妻子生育的问题,得到的回答都是大同小异。
御医们虽回答的有婉转有谨慎,无一例外都暗示年纪太小生育对女子的身体造成的伤害可能会大一些。
这个“可能”皇帝陛下接受不了。
他私底下和顾暖说,要是因为要她为他繁衍子嗣让她受了什么伤害,他不会原谅自己。
所以他宁愿她晚点有孕,他等得起。
只是,皇帝陛下还是希望能和她生儿育女,他自小没有享受到父亲的关心爱护,他希望自己能让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一个正常孩子所能拥有的父爱。
对于皇帝夫君这样的心意,顾暖当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倒是泰康公主一出嫁后一年里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喜的谢家家主隔几日就带着老妻来公主府逗弄小孙子。
顾暖也是喜欢小孩子的人,泰康公主的长子生的玉雪可爱,她稀罕的不得了。
回娘家和娘亲念叨,娘亲看出她是想要小孩了,也做好了要小孩的心理准备。
便悄悄替她请来了孟大夫替她仔细看诊了一番,说起想要孩子的意思,孟大夫就笑了。
孟大
夫的原话是:皇后娘娘贵体康健,血气旺足,虽不足二十,但想要孩子绝对不会有什么妨碍。
于是,顾暖告别娘亲兴冲冲回宫,使了手段哄了皇帝夫君忘了喝药……
皇帝陛下实在斗不过娇娇小皇后,在小皇后的手段下,终是缴械投降。
顾暖得已在十九岁那年怀了第一个孩子。
皇帝陛下日夜担心,群臣中除了老岳父和小皇后家里的兄长们,个个喜气洋洋替皇帝陛下终于有后而欢呼雀跃。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顾暖第一胎诞下嫡长子,母子平安。
皇帝陛下为此大赦天下,并颁发诏令,全国农民减税六个月,商人减税三个月。
皇后生产,皇帝陛下亲自去顾府去请顾相夫人进宫陪皇后坐月子。还特意把顾暖的妹子和两个弟弟也都接进了宫里陪伴姐姐。
这样的恩典,实在少见,也再次说明皇帝陛下一直对群臣昭告的那般,后宫只有皇后一人,再不会选女进宫。
顾暖生了皇长子,最替她高兴的人自是做母亲的姜初月。
毕竟女儿诞下皇长子后,烦心事会真正的少了很多。
顾意和两个弟弟得了小外甥都疼宠的不得了,本来三人都有些介意
皇帝姐夫年纪比姐姐大的三人,看在小外甥的面子上,皇帝姐夫倒是好了不少。
顾暖身子底子确实好,加上人又年轻,出了月子就恢复的和二八少女无异。
生了皇长子后,更加风姿绰约,让那些盼着皇后生子之后会被皇帝陛下厌弃的人彻底死了心。
皇长子两周岁后,顾暖又怀了个双胎,这下让皇帝陛下和顾家人更是担心不已。
皇帝陛下甚至将朝堂大事完全托付给了左相大人,自己则整日在后宫陪伴看守着怀了双胎的皇后娘娘。
有些顽固的老臣上书反对也没用。
人皇帝陛下气急就放出话来,再有不满就请大臣们再在皇室选出一人做皇帝去。
这下彻底堵了那些老臣的嘴了。
如今文宣盛世期间,江山稳固,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百姓们对文宣皇帝十分拥护爱戴,即便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左相大人和一帮能臣良将的功劳,可也因为文宣皇帝对能臣良将们的信任和看重。
说起来,那就是知人善任和宽容仁厚。
要是这样的好皇帝被逼得不干了,谁能负得起这个历史责任呢?
至于左相大人,他就算心里也反对,在心中将皇帝陛下也是他
的女婿骂的狗血淋头,更怨作为一国帝皇这样做,他的女儿又得替他背锅……可不管如何,也不得不替他收拾局面。
谁让人家皇帝是他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