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都长安附近有一条河,叫着“灞河”。灞河原称滋水,秦穆公称霸西戎,将原滋水改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桥”,史载这是我国最古老的石墩桥。
灞河流经长安东部三十里,有一个叫着“灞上”的地方,由于这里控制了进入长安城东方向的必经要道,所以,灞上便成为拱卫都城长安城的一个重要交通要地,历史上很多的事件都与灞上有着密切的关系。
灞上,作为关东各地进入长安所必经的交通要道,在历史上经常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灞上因其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灞桥是东出长安的必经之地。它西临浐水,东接骊山,东南边是广袤的白鹿原,北边是肥沃的渭河平川,东北边是沧桑的铜人原。古书上说:“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面入出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峣”指陕西商县西北的峣关,也叫青泥关或蓝田关,为长安东南方一大门户;“潼”就是陕、晋、豫三省交会处的潼关。到灞桥这里才会看清,从长安来的驿道过了灞桥之后就分为北、东、南三线,北线入陕北,东线达郑州,南线去商州、南阳和信阳。
站在灞桥上,面对桥东的灞桥古镇,可以观赏“灞陵风雪”的景致,可以看到一拨一拨的人们在这里衣袂飘飘,折柳相送;可以看到人们骑着大马或是蹇驴,带着胜利者的豪情与驴子背上的诗意从桥上走过;可以看到人们从中原经这里出使西域,在阳关月色下做着建功立业的大梦;还可以看到人们从这里东走洛阳,览尽东都繁华……
现在我们从灞桥出发,向着骊山方向的大道走,在离骊山山脚约三四里的地方,有一个关中一带典型的村庄,它就是芷阳村。
芷阳村,一个数百人的大村庄。现在我们沿着村前的石板大道走进村前大门,一座城门楼赫然立在面前。城门高约三丈,门洞上方镶有“西京雄镇”石匾。门洞之上刻有各种图案的砖雕,匠人们采用高浮雕手法,上面人物、车辆、牲畜、花鸟等雕琢栩栩如生,一派繁荣景象,体现了关中经济文化的发达,也展现了建筑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穿过城门洞,是一条石板老街,街道两侧分布着一座座古宅,高大的门房和院墙,石刻的门框对联,砖雕的龙门对,都昭示着古街的历史沧桑。
继续沿着村中老街往前面走,当快要到达村庄后面的一个园子的时候,那里有一栋在关中一带常见的四合院,它是一个关中农家庄院,一眼看去,院墙是以石雕木雕砖雕做装饰,其中最惹眼的是以拴马桩、上马石、柱碇石、石仲翁等为主的上自周秦汉唐的精美石雕件。
这座四合院的主人姓王,最年长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名叫王德兴。这王德兴的先祖是太原人。在《太原王氏宗谱》里,王氏太原堂的字辈是:‘有章汝焕,式德聊昌。修礼立义,守本安常。兴家成业,锡庆致祥。功昭道显,声远名扬。’王德兴乃太原王氏德字辈。就在王德兴上一代,王氏太原堂修了新的族谱,规定的新字辈是‘儒林欣勃启,理性有根源。英才明昌瑞,御武欲争先。子孙赖天赐,礼义织前贤。丕达流芳远,显耀福长绵。恩泽垂青简,一统盛相延’。
周武则天天授元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一天,灞上芷阳村王家大院一片喜气,原来是王家三少爷王明哲的太太生了一个白胖胖的小子,爷爷为这个孙子起名为王昌龄,字少伯。
王明哲的家庭虽然属于一般的平民,但是由于祖上生活在文化发达的太原,后来又受京都一带文化气氛的熏陶,所以王家的先祖也都属于那种民间的“书香门第”, 王德兴和王明哲两代虽然以耕种为业,但是他们也颇识文墨,尤其对诗词歌赋,不但喜欢,而且有一定的功底,平日里也常常以吟诗作赋为乐,还常常喜欢糊弄一些条幅、横幅,给乡邻写写对联或者写一些应用文书。乡邻们都把他们父子称作王秀才。
在小昌龄两三岁的时候,爷爷开始教小昌龄读书写字,也教给一些诗词歌赋。由于王德兴老人特别喜欢陶渊明的诗,所以他教给孙子小昌龄许多陶渊明的诗,像《归田园居》、《答庞参军》、《咏荆轲》、《命子》、《杂诗四首》、《劝农》、《停云》等等。
其中不少诗篇小昌龄都能够背得滚瓜烂熟。如《归田园居》中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爷爷喜欢带着小昌龄下地干活,每当爷爷在地里给庄稼拔草或者中耕,爷爷就让小昌龄在地边背诗,给小昌龄讲一些历史故事,其中讲得最多的就是有关灞上的故事。在小昌龄幼小的心灵里,灞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