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记得那是咱大明刚立国不久,你皇爷爷去扬州府视察,全城只有十八户人家呀”。
“你在宫中长大,从小没吃过苦,没有经历过那个世道”
“可是易子而食,这换了孩子,就是锅里的一顿肉哇”。
紧接着,又长吁短叹起来:
“大孙呐,俺是看不到了,可等你当了皇上,一定要以天下百姓为重,你让他们吃饱了饭,他们就会更拥代你。”
“善待百姓,对待那些穷苦人,就像普通人家有好几个孩子,对于过的不好的孩子,总要多照顾一番,庄稼户一年到头,也就忙活地里的吃食儿,唉。”
这还只是内地的百姓,边关的百姓,时不时的还要受鞑子的侵害,甭说是粮食,命都保不住。
你皇爷爷和你父亲累了一辈子,也是在为了百姓的那口吃食忙活。
许是想起了当年的伤心事儿,马皇后也不由的开始长吁短叹起来。
一旁的朱雄英呆住了,毛骨悚然,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也许也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是像古代这种,为了一口吃食拼命,活着是为了生存的年代。
不经历过,永远不能体会其中有多么的艰辛。
朱雄英脸色潮红:
“皇祖母,我可以做到,我一定可以做到。
或许感觉不够诚恳,朱雄英又重复了一遍。话语间前所未有的坚定:
“我一定要让天下的百姓,让大明的百姓,食有粮,居有所,永不再受冻馁之苦,永不再受战乱之苦。”
“我一定可以成为比皇爷爷和父亲一样优秀的人,不,我要成为比皇爷爷和父亲更要杰出的人”。
本来想说成为比朱元璋更杰出的皇帝,话到了嘴头,终究没敢说出来。
君权至上的年代,尽管说是爷孙,尽管老爷子也不会放在心上,但该有的避讳还是需要的。
马皇后欣慰的点了点头。
“好”
外边传来了一声大喝。
紧接着,老爷子跨步走了进来,后边还跟着朱标。
“说的好,有志气”
顿了顿又说道:
“小小年纪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咱没有白疼你一场”
一旁的太子朱标,平日里对待朱雄英的管教颇为严厉,今天却满脸的欣慰,觉得自己这个孩子长大了。
“身子好些了”?
朱雄英展开双臂,原地转了个圈,说道:
“回皇爷爷的话,孙儿感觉无碍了,太医开了方子,估麽着孙儿喝上几副,便能大好了”。
这是朱雄英穿越以来,第一次跟老爷子面对面。
他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洪武后期,那些杀人不眨眼,尸山血海中滚过几遭的淮西勋贵,为什么到死,全家族诛,都没有勇气反抗老爷子的屠刀。
这个人太可怕了,提不起一丝对抗他的勇气。
朱元璋找了个凳子坐下:
“你皇祖母说的对,咱老朱家泥腿子出身,翻身做了皇上,就要给那些泥腿子做主”。
“泥腿子吃不饱饭,可是要造反哒,爷们咋死都成,就是不能饿死”
“那些遭了娘瘟的书生,整天撺掇咱,哼...”
“什么狗娘养的与士大夫共天下,娘的,驴日的。”
一旁的朱标皱了皱眉,听到老爷子一句话骂了三四回,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明智的忍住了。
朱雄英心中一阵嘟囔:
“说泥腿子,就算往脸上贴金了,老爷子当过和尚,要过饭,这出身还不如泥腿子呐”
不过前世的朱元璋,确实受够了人间所有的苦难。
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尤其是少年时,一场旱灾,全家死绝,一个人游荡天下,受尽白眼嘲弄。
正如老爷子话说的那样;
‘朕本淮右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不过心里这么想,嘴上说的却是:
“皇爷爷说的极是”
“我大明秉天地之灵气,承万物之精华”。
“皇爷爷励精图治,宵衣旰食。驱逐胡虏,再造中华,救济黎民,使我泱泱中华结束战乱之苦,与民生息”。
“您一个人完成了汉朝三代皇帝才能做完的事情”。
“如今我大明田亩税赋人口较之前元鼎盛还要多至数倍”。
今天下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全天下的百姓都要感谢皇爷爷”
老爷子两只眉毛上下跳动,一副眉开眼笑的样子,朱雄英这话可是搔到了他的痒处。
作为一个皇帝,他不缺阿谀奉承的人,但是这个人是自己的嫡系后代,说的大部分还是事实,那就不一样了。
再加上朱雄英一脸的崇拜,眼里仿佛有星星在闪。
心里边高兴,但是作为皇帝,喜怒不形于色是基本功,故而脸色一板:
“嘿,你皇祖母说的真没错,你小子,还真就是狗掀门帘子,就他娘的长了一张嘴”。
接着,又看向一旁的马皇后:
“妹子,拿口吃的呀,咱跟标儿忙了一天,饿死了都。”
马皇后没好气的瞧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