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定位上班族,我们定位学生和小朋友。”
林风缓缓的说道。
学生和小朋友?
有没有搞错。
田小晴和小勇不敢相信的看着林风,这有点太不可思议了。
看着两个人吃惊的表情,林风接着解释。
“之所以定位学生,是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在农村,物质条件还比较低,他们需要一种既能够填饱肚子,价格不贵,还能够方便快捷的食物。”
八十年代的国内,广大的地区还徘徊在温饱线以下,解决温饱问题是他们的首要问题,学生也不例外。
“对啊,上班族市场不集中,比较分散,但是学生市场我们可是大的很,如果能够在学生中间推广开,那这市场可就太大了。”
想到巨大的消费群体,小勇眼中开始冒绿光。
“那小朋友呢?小朋友在家里根本不需要方便快捷的食物啊?”
小晴接着问。
“小勇,我问你,儿童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林风饶有玩味的反问道。
“零食!”
小勇想都没想就答出来。
“对,就是零食。”
林风微微一笑,他就是要把方便面,做成小朋友们喜欢吃的零食。
“风哥,你说这个我有些不懂了,我们生产的方便面是为了提供方便快捷食物,而且还需要冲泡,这和零食怎么能沾上边呢?”
对于林风的回答,小勇觉得不合情理。
“这个问题,问得好。”
林风拿过来一包成品的方便面,打开一包,然后掰开一块放进嘴里。
“来,你也尝一块。”
嘎嘣嘎嘣的脆响,听着就让人上头。
林风笑着说道:
“谁说方便面非得泡着吃了?也可以干着吃。”
“明白了,明白了,风哥,你这不会是从薯片中得出的灵感吧,真是太绝了。”
对于林风创意,小勇连连称赞。
是,对于小朋友来说,童年中,能够有一款好吃不贵的零食陪伴,那简直不要太幸福。
“林总,我听明白了,我们生产的方便面,市场定位主体是学生和小朋友,但是这两者的群体不论是食量还是要求,还是不一样。”
听完林风的讲述,小晴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如果再往下细分的话,她发现两者的定位还是有问题。
林风赞赏的看着小晴。
“小晴,你说的很对,也说到重点上了,这就要说到群体需求的细分,市场的细分,对应产品的细分。”
“什么是市场和产品的细分?”
小晴睁着大眼睛,有些好奇,他突然感觉林风好像不仅会做生意,对市场分析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市场的细分,打个比方,就拿我们产品定位学生和小朋友来讲,他们两个群体的需求不一样,我们就要生产他们需要的产品,明白这个意思吗?”
林风拿起手中的方便面,掂量起来。
“就拿这包方便面来说,一包的重量在80—100克之间,对于一个长身体的学生来说,这一顿饭的食量根本不够,上班族更需要80—100克的产品。”
“他们不够,可以买两包啊。”
小晴觉得这没什么问题。
“小晴,我们定位的主体是学生,他们中相当一部分的购买力有限,他们需要实惠又便宜的商品,我们要生产180—200克之间的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但是我们那样的话,我们的成本会增加。”
小晴担心,如果把重量提上去的话,不仅原料成本会增加,价格可能也提不上去,再说买的人也不一定会买账。
“现在是市场开拓阶段,只有把市场建立起来,才有下一步的可能,所以,要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不能够只考虑价格,还得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
林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针对市场准确的把握,他要说服小晴,要学会主动适应市场。
“那么第二种,就是如何让方便面成为小朋友的零食,这个很关键,小勇,你有没有好点子?”
林风考验一下小勇,看他会不会主动分析问题。
“我觉得,如果按照180—200克的型号来生产,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很不友好,一是零食是用零钱来买的,比较贵,再者说,他们一次也吃不了。”
小勇说的没错,对于小朋友们来说,零食最大的快乐,或者说卖点,在于好吃,而不是用来填报肚子。
“你分析的很有道理,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林风继续追问。
“我觉得我们应该弄小包装的,用小包装来代替大包装,这样才更适合小朋友们。”
小勇说道。
“你说的很对,我们就是要弄小包装的,名字我都给起好了,就叫干脆面。”
“干脆面?这个名字好,一下子就记住了。”
干脆面这个名字,留给八十年代人太多的记忆,那种酥脆的爽感,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
“小晴,对我们的产品定位,你还有什么意见?”
“没有意见,就按照林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