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娘的事情庄静心里很挂念,却因为庄母的告诫不能前去探望,她也不是什么不听劝的人,现在两家人都没解决好,她这个外人也不好去凑热闹。
今年的冬至同往年有些不同,李家多了一个小女主人,也不像去年一般两家一块过。
主要是庄静进门第一个节日,需要她自己去操办适应,日后就是她要主持一个家的大小事了。
祭祖上香的事在李家很简单,李家祖家不在这,李父的安眠地还在京都,庄家村只有一个牌位,这就省事很多了。
李重山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两只活鸡,庄静也没多问,杀了一只,留着一只到过年。
其实家里地窖还有不少野味,就是活的家禽比较显得诚心吧。
依旧是饺子汤圆一起做,前几日上集市庄静偶然看到有红豆,买了一些回来,打算做个红豆馅的汤圆。
红豆不好煮烂,就放着在锅里煮着,另外忙活着包饺子的事,李母期间几次要进来厨房帮忙,都被庄静拒绝掉了。
厨房里不冷,油烟柴火什么的,也不那么好待,关键是怕李母不熟悉等会儿手忙脚乱的。
饺子做了两个馅的,李重山喜吃肉食,一个就做了多肉的馅,李母和庄静偏爱素一些,另做了一个少肉的馅。
忙活大半天,午饭三人就凑合的吃了一顿现包的饺子,有酱油做调料,三人愣是吃了不少饺子。
一顿午饭下来,庄静感觉自己都撑得不行,好在厨房还有好些工作要做,做完估计也消食得差不多了。
等家禽和其他糕点供品都准备好,就上后面家里的小祠堂供奉李父和李家的祖先。
晚间一家人终于坐下吃饭,李母对庄静做的红豆馅的汤圆喜爱得不行,被劝着吃过晚饭才能吃。
倒是没想到李母也喜爱甜食,庄静在红豆里加了些糖提味,不然就这么吃着太淡了,庄静也不喜欢。
饭后一家人坐一起,庄静给李母盛了一小碗汤圆当做饭后甜点,然后说起了李重山提议去州府的意见。
“若是你们不嫌麻烦,我同书景一块去也行。”李母是怕打扰到李重山和庄静约会。
本来不想去的,想想若是有李书景在身旁,他们就不用太顾及她了。
“这有什么麻烦的,大家一块去也是好的呢,怎么好让娘和书景都留在家里。”庄静当然觉得一家人一起去的好,她甚至还想带上庄母她们。
考虑到小庄晓还小,天气寒冷的,若是不注意染上风寒就不好了,这才没叫上她们,但是也会提前告知一下庄母她们的。
日后有机会再一起去就是了,不急于这一时。
“书景也好些时候未去州府了,带他上那的书肆看看,否则成日在书院里待着,人怕是都要傻了。”李母吃了甜食,心情都好了许多。
这还知道跟庄静说笑话呢,李书景有没有在书院待傻她不知道,就她相处的一些时候,也发现李书景和她想的读书人有些不同。
人说书呆子,大都是长期在一种教育下将人思想禁锢住了,才会显得不知变通,人特别呆。
但是李书景却特别有自己的想法,他在家中的状态和在书院的状态明显不同。
上回去书院给他送东西的时候,庄静就看出来了,那么恭敬的行礼在家是不常看到的。
当然不是说李书景私下不尊重兄嫂,只是在家中会比较放松,李书景若不把她当一家人也不会如此。
要是李书景私下见到她也是这么恭敬疏离的行礼,她还真不怎么受得了。
“那便一块去,等书景书院放了假,咱们就选个好天气出门。”庄静是很赞成李母的想法的。
就算就读县里最好的书院,但是教育这种东西,要不停的交流才能有进步。
州府想必也有许多优秀的学子和书籍,李书景能去更高一层的地方看更多的文献,跟更优秀的人交流,对他读书肯定有不小的帮助。
这事就这么说好了,几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还是李重山去收拾厨房。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家里做饭的是庄静,吃完饭后收拾残局的都是李重山主动去的。
李母对此只是笑笑不说话,她并没有什么意见,儿子帮着儿媳妇分担事务不是很好吗?不然要这么大个男人来做什么。
她又不是那些把儿子当宝贝的妇人,若不是她的身体还有局势,她还想再要个闺女呢,可惜...
之后日子很是平静了好几日,庄静在李母的教导下,很快完成了她给李母做的第一套常服。
还别说名师出高徒,这套常服虽然手艺比不上李母的,但是也比之前她送给李重山的好了不止一点半点。
儿媳妇送的,李母自然高兴,连着在家里穿了几日在儿子面前晃悠,可把李重山嫉妒坏了。
晚上使坏的让庄静答应给他也做了一套,庄静还没高兴两天她出师呢,就被他这么奴役,真是气死了。
她还想给庄母做一套呢,就这么被他使了手段逼迫就范,惹得庄静好些天没理他。
知道惹了媳妇儿不高兴,李重山知道自己理亏,在家里尽量少说话,有什么活都是抢着干。
等庄静消气了,家里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