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来了,苗小甚的成绩只比上一年提升了几十分,还是没能达到一本线,甚至上二本都费劲。思来想去,他不想再复读了。
千方百计打听到了方知的成绩,比自己高不了多少。苗小甚特别希望能跟方知去往同一所学校,这样就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他从同学那里知道了方知有可能就在君子市读书,那里有君子电大和君子科技职业学院两个学校。按照她的成绩,这两个专科学校都没有问题,而且离家近。
就这样,苗小甚想当然地填报了君子科技职业学院,然而,方知不知道怎么回事,被畦城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了,学的新闻专业。
或许这就是青春:苗小甚想当然地填报了离方知最近的学校;方知却去了同省罗丁市的畦城职业技术学院。他的爱情之火还没开始燃烧就已经熄灭了。
高考结束了,同学们各奔东西。确切地说:苗小甚和方知跟其他同学还不一样,他们俩都是复读生,在君子四中只有一年的时间;而其他同学是三年的同窗,感情更深厚一些。
苗小甚不出意外被君子科技职业学院录取了,法律事务专业。选这个专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数学课。这是苗小甚最欣慰的一点。
高考完之后,开学之前的两个多月的时间,苗小甚无数次鼓起勇气想给方知打个电话,他一遍又一遍拨着电话号码,却又在即将接通或者刚接通的时候挂掉电话。那种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期间,同学们有一场聚会,庆祝高中毕业,也庆祝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
作为复读生,苗小甚本不想去,由于接到了同学叶艳青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务必参加同学聚会。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方知去不去参加同学聚会?”苗小甚只能通过叶艳青来打听方知的情况。
在整个复课的一年时间,方知也就是交到了叶艳青这个好朋友,而且,他们三个人还算比较谈得来。叶艳青在不知不觉间成了苗小甚和方知的传话筒。
“本来她是不想来的,说是跟同学们不大熟悉,但经过我的一番劝说,还是决定来了。怎么样,你也一起过来吧。”叶艳青总是这样善解人意。
临开学的一个星期,君子四中的同学们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聚餐。叶艳青等活跃分子早就到了,方知也到了,但是苗小甚没有去。
其实那天他并不是没有去,而是躲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方知。那天,她穿了一件浅白色的连衣裙,脚上穿的还是一双红色的皮鞋——不是她到君子四中上学第一天穿的那双,而是另外一双同样好看的红皮鞋。
苗小甚远远地看着。他不想出现在他们面前,因为他眼里只有方知。
那是一次没有太大意义的同学聚会,起码对苗小甚来说是这样的。他们是三年同窗,而他跟方知不过是半路跑来复读的“局外人”,只当了一年的同学而已。
开学了,苗小甚在父亲的护送下,带着行李去了君子科技职业学院,入读法律事务专业。那边,方知在父母的陪同下,去了位于罗丁市的畦城职业技术学院,学了新闻专业。
叶艳青也留在了君子市,不过她选择的是君子夜大,跟苗小甚在同一座城市,却不在同一所学校。
其实,按照叶艳青的高考成绩来说,本来可以去一所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当然也是专科学校,因为他们几个人的成绩都不算好。然而,为了能跟苗小甚在同一座城市,她毅然选择了君子电大。
到了新环境的苗小甚,一开始还跟过去的同学有书信往来,当然这不包括方知。她从来没有给他写过一封信;他也从来没有给她写过一封信。
叶艳青倒是给苗小甚写过几封信,内容大概都差不多,说得都是新学校的各种信息,同学之间的关系,老师的讲课方式,甚至食堂里面有什么好吃的饭菜,这都是叶艳青写进信里的内容。
当时苗小甚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多年之后,他再次回味刚到君子科技职业学院求学的情景,才有那么一点点感觉到叶艳青的意思。
二零零五年的九月份,军训结束之后,苗小甚已经变成了一个正经的又黑又壮的大男孩。他时常看着镜子里黑不溜秋的自己,想象着畦城职业技术学院里学习新闻专业的方知。
苗小甚是在大一下学期买的手机,确切是说,是把父亲给他的用来交学费的钱买了手机。他周围的同学大都有了手机,贵一点的也好,便宜的也好,能拍照的也好,不能拍照的也好,总之大多数同学都有了手机。
苗小甚也不甘落后,他急于买一部手机,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好,为了方便跟方知联系也罢,总之,他把用来交学费的钱买了手机。
尽管是最便宜的手机,苗小甚还是欣喜若狂。他跟以前的同学联系,告诉他们自己的手机号,就像读初中的时候,家里安装了座机电话的时候一样。
读初中的时候,同学们的家庭都是差不多的,直到毕业的时候,家里能有一部座机的家庭也是很多。不少人还是通过村里的电话,或者借别人家的电话跟外界联系。
犹豫了好几次,苗小甚终于通过叶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