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4章 齐王殿下(1 / 2)

因为今天的场面实在太大了,大家都有点儿意犹未尽,仍旧围着沈家大门,各自按捺着澎湃的心情,不敢说话,只互相交换着眼神儿。

米宝刚才都挺精神了,被老婆一说,又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打哈欠,揉了揉眼睛,往爹爹怀里一倒,含糊不清的:“回家,睡觉觉。”

唐有祥就抱着闺女回去了。

顿时,一大拨人跟着回去,好听新鲜热辣的八卦。

村医与族长站在一起,低声说着话。

他们并没把蝗灾的事情告诉村民,所以心里时时压着一块石头,哪怕看完了大热闹也没搁下。

他身后不远处,站着一个青年,一身长袍,看着方才那一幕,震惊之色掩都掩不住,但是隔了一会儿,还是咬牙跟上了唐有祥父女。

他是村医的儿子唐恪,在外地做帐房,已经三年多没回家了,前两天才回来的。

而这会儿,沈禛正在跟几个官员商议。

这种防蝗于未发之前的事,也算是头一回干,明成帝派过来的都是处理过相关事宜的老手,经验十足。

而沈禛年轻又久病,长年不在京城,大家都对他不了解,所以他们也担心,这是不是哄孩子来了?

要只是娇气还好,要是摊上个任性的大少爷,这差使就难办了。

没想到他是这种风格。

一句废话也没有,也没那么多虚礼,坐下就直入正题,言简意赅:此事我的想法是……我的计划是……我目前已经做了……诸位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补充?

几人暗暗诧异,倒是也收起了担心和轻视之心,便有人道:“敢问殿下,这药,确实如此有效?”

“是,”沈禛道:“我亲自试过几次,影卫也已经试过不下百次,诸位若不放心也可以去试试,此事的好处就在于,蝗虫卵是可以看到的,用了药死或不死也可以一眼看到,说服百姓也很方便。所以,此事最关键的,就是让大家记住,完全按着告示所说的量来配药,不要多也不要少。”

他看了贺秋成一眼,贺秋成连忙无声拱手,表示明白。

另一个官员问:“那殿下说的地图,是否已经画完了?”

沈禛看向沈林泉。

沈林泉连忙起身道,“还未完全画好,应该再有三五日,派出去的人就都回来了,就能画完了。”

他拿了地图来,摊在桌上:“目前画好的,就是这些,差不多八成了。”

有人道:“既然此药不损庄稼,那,浇地之后,若能及时播种,才是最好的安民之策。”

确实。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只有及时播种,百姓才有劲头干活,逃难的百姓回来之后才能安心熬下去,若不能趁这个时间播种,那……就算勉强避过了蝗灾,蝗灾之后呢?还不是要饿死?

最关键的是,有蝗虫的地方都是久旱的,地里大多没有粮食,蝗灾若发,受灾的只会是其它有粮食的区域,所以对山东河南两地的百姓来说,他们干活,不是为了自己,自然就更没啥劲头了。

所以,只要有粮种,调度起来就会容易的多,胜过说一千句一万句。

沈禛沉吟许久:“皇祖父是怎么说的?”

过来的官员中,领头的是户部郎中,姓王,便道:“皇上已经在调度各处的粮食,我们也带来了一些,但,只够京营十天左右的伙食,百姓的,暂时还不曾预备,皇上交待臣等,说会尽力筹措,殿下也可开各地官仓。”

沈禛叹道:“先查查各地官仓有多少存粮吧。”

官员们齐声应了,但面上仍有忧色。

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府城都有官仓的,而且,因为大旱三年,好多地方已经开过仓了,只出不入,余下的不会有太多,假如只余下半数……五六万斤,也不过是军队两三天的伙食,这还是不算马匹,更别说百姓了。

这才是真正的难为无米之炊。

沈禛皱紧眉头,半晌才道:“我们明日起程去东平县,然后召集所涉之地的所有官员,让他们立刻赶到东平县。同时查一查各地的粮商,就近采买粮食……”

东平县算是这次受灾区域的中心位置,他们驻扎在这个位置方便调度。

王大人小心翼翼的建议,“与其去东平,不如去兖州府城,地方大,军队驻扎,或者粮米来去都方便,也不差这半日路程了。”

沈禛略一沉吟:“也好。”

王大人一看他能接纳建议,也放松了些,便又道:“若要向粮商采买,不如先不要动官仓,毕竟民间采买变数太大,留下官仓,也方便应急。”

沈禛也点了点头:“可,王大人想的周到。”

明成帝本身是一个很务实的皇帝,给他挑的也都是务实派,沈禛自己更是一个十分务实的人,所以,这样的一拨人凑到一起,效率实在是出奇的高。

大家集思广议,很快就商量出了一个结果。

然后这些人就暂时离开了,毕竟沈家地方太小,没处住。

沈林泉低声跟他道:“蝗灾之事已经传过来了,这几天县城来了不少外人,都叫人盯着了,另外就是……村里那个大夫,他儿子在外地做帐房,有点忘本那意思,好几年不回来了,这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