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商量了几天,终于把事情定下来。
这几天他们没耽误做生意。
这十天的功夫,他们手里居然攒到了300块钱。
因为这会儿还不是柱子和二狗子自己作为股东,所以乔婉这十天给了他们每个人三十块钱的工资。
就这样,俩人儿也乐的不行,他们终于抽了一天时间,特意没做生意,回家去把这事情处理好。
临回村子的时候,三个人买了不少东西。
村儿里和城里自然不一样,哪怕这只是一个小县城。
光是在大集上就买了不少的,吃的,喝的,用的,穿的。
三个人大包小包拎着东西,骑着自行车回到了村里,等进村儿的时候,不少人都看到他们拿东西。
谁都知道他们兄弟三个跑到县城去打零工了,一看到拎着东西就知道这是赚了钱。
有那好事儿的婶子大妈早就凑上来一看那些东西就眼红。
“哎呦,万一这是和柱子二狗子在城里找到啥好干的了。看来挣了不少钱呀。”
“婶子就挣了点儿小钱,你看全都给我妈和弟弟妹妹买了东西。”
这会儿当然不能把在城里做生意的事情说出来,不然的话这村儿里号搅老婆舌头的这些女人不定风言风语说成什么。
这年头做生意的人还是会被人看不起。
80年初的时候,人们都对做生意的人还是抱有一种个体户投机倒把,不干好事儿的观念,所以不要拿后世的眼光看待这些。
果不其然,听到他们说赚了点儿钱,全买了东西,于是这些人都散了,毕竟去县里打零工,一般干的都是苦活累活。
十天才能赚多少钱啊?
三个人各回各家。
乔婉骑着自行车回到了村口的家,到院子门口就听到乔老三正和吴梅说话的声音。
“吴梅,我这可是给你机会,你别给脸不要脸。”
“乔老三,我可用不着你给我机会,咱俩刚离婚,你跑到这里来干啥?
孩子可都给我了,当初协议上写的清清楚楚,你跑过来干啥?”
吴梅也没想到乔老三现在不要脸,三番五次的跑过来。
这也难怪乔老三现在纠缠不休,乔老三离了婚之后才发觉他想象中的美好日子根本不美好。
每天下地干活儿回来之后没人给洗衣服,也没人给他端水。
大嫂和二嫂因为干家务的事情差点儿打起来。
做的那饭菜手艺太差,跟自己媳妇儿做的饭菜根本不能比。
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了媳妇儿和孩子,很明显自己在家里的待遇直线下降。
每次中午吃饭的时候,自己老爹和大哥,二哥依然是吃干的。
可是到他这里就变成稀汤寡水。
他一开始还有意见跟大嫂二嫂争辩了一下,谁知道大嫂二嫂拿话把自己堵的,差一点儿没背过气去。
用大嫂二嫂的话来说,
“你挣那么点儿功夫儿就只能吃这么点儿粮食。
谁让你肩不能扛,手不能抬,到地里干活还干不了一个全劳力。
甚至连一个女人挣的工分都不够。
干多少活儿就吃多少饭。”
乔老三这才想起来往日里有吴梅一个任劳任怨的劳力在。
吴梅一个人顶得上一个青壮年的全工分。
等到后来自己大儿子能顶上一个劳力的时候,就直接到地里去帮忙。
乔万一在很小的时候,十四五岁就能干出来一个全劳力的工分儿,帮着自己娘干活。
这样能多挣点儿粮食。
二儿子也一样,有哥哥做榜样,十四五的时候也跟着一块儿下地。
有他们娘儿三个这个全劳力在,自然他们家分的粮食要比别人多。
也显不出乔老三没咋干活儿。
其实乔老三吃的,喝的那些都是建立在他们娘儿三个为这个家里做出贡献的份儿上。
是他们三个人省下了自己嘴里的口粮,让乔老三吃饱喝足。
那会儿大嫂二嫂自然不好和弟妹计较。
毕竟弟妹除了两个儿子顶全劳力干活儿以外,剩下的儿子,女儿家里的家务活基本都全包了。
什么打猪草,砍柴,喂猪,喂鸡,基本上这几个孩子把家务活都包了。
弟妹又任劳任怨的干活儿。
两妯娌乐的轻松自然,也就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计较。
可是现在不一样。
弟妹带着五个孩子走了,他们心里埋怨老爷子,老太太拎不清,少了六个干活儿的人。
这个家一大家子的活儿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大嫂和二嫂早就怨声载道,当然就把矛头指向了乔老三。
谁让他不好好哄着点弟妹。
乔老三在家里的待遇自然不好,再加上媳妇儿和孩子们走了之后。
他那原本的两间房有一间房也被大嫂借故,让自家孩子搬了过去住。
他住在自己的正房里,冷锅冷灶,又没人伺候他,连晚上洗个脚也没人给他打热水。
以前他晚上饿的时候,媳妇儿会偷偷在灶房里给他捂两个红薯。
晚上也能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