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争端还是成为了大战的导火索,塞尔维亚依然想将波斯尼亚等地纳入到自己的领土之中,而奥匈帝国更想将塞尔维亚占领,从而进步一扩大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
双方之间的明争暗斗本来就不少,现在,由于德国战争计划的时间便被定在了1914年他们需要在今年内尽可能挑起战争,所以奥匈帝国得到了德国的支持。
于是奥皇借口塞尔维亚的民间激进组织策划了对奥的各种袭击事件而大兵压境,要求塞尔维亚取缔所有的激进组织,并且将头目送至奥匈帝国受审。
而塞尔维亚自然不会答应这个无礼的要求,并坚称这是一次无耻的陷害。
对于突然发难的奥匈帝国,英法俄等国第一时间表示了对塞尔维亚的支持,虽然英国等国认为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但是为了保证巴尔干地区不被奥匈帝国蚕食,英法俄三国还是希望能通过外交压力使其就范。
面对三个强大帝国的压力,奥匈帝国并没有屈服,因为就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提出要求的第三天,德皇代表德国政府支持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行动,
并且表示任何针对奥匈帝国的行动都将视为对德国的宣战,而就在同一天,奥斯曼帝国也表示将支持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行动。
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奥两国,英法俄三国没有退缩,因为塞尔维亚要是真就这样被吃掉的话,可能用不了多久整个巴尔干半岛将成为德奥土三国的势力范围。
而俄国的势力范围将进一步压缩,俄国的西南方向将直接面对奥匈帝国的兵锋,整个战场的正面将进一步扩大,这对于国力相对虚弱的俄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东线很有可能陷入无法挽救的局面,所以面对德奥土三国的威胁,英法俄和塞尔维亚等国表示寸土不让。
巴尔干的战火随时都可能重燃,但是双方此刻仍然没有立刻拿这件“小事”大做文章,因为意大利人到现在为止还没表示自己的态度。
意大利人的态度现在十分重要,虽然按理说作为同盟国一员,意大利人在这个关键时刻应该毫不犹豫的站在德奥一边才对,
但是从现在来看,意大利没有进行战争动员,另一方面也没有说什么狠话,只是在立场上表示对德奥的支持,
这对于英法俄三国来说是个好消息,他们看见了同盟国内部的分歧,德奥是铁杆盟友这点不用怀疑,但是意大利在历史上和奥匈帝国有领土争端。
此外意大利恐惧地中海区域协约国尤其是英国的强大海军,作为一个地中海半岛国家,意大利对海权也十分敏感,而德国在这一方面帮不上什么忙。
从短期来看,意大利的收益是要小于风险的,所以在协约国看来,意大利的踌躇是很好解释的,意大利要在这场事关国运的选择中拼尽全力去战斗,但是所获得的好处却未必能有多大。
协约国决定好好利用这一点,给意大利许诺下足够多的利益和土地,之后意大利也许会选择正确的盟友,
而意大利如果能够改换门庭,跳槽到协约国一方的话,法意舰队立马就能将奥匈帝国舰队变成奥匈帝国亚得里亚海舰队,随后牢牢地控制住地中海,
然后意大利舰队无论是南下去印度洋找斯佩和奥斯曼人的麻烦,还是北上北海和英国大舰队会合堵死德国公海舰队都会让海上的局势发生重大的变化。
同盟国海军将被彻底压制没有夺取制海权的希望,反之,德国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北海,印度洋和地中海三个战场消耗英国皇家海军,
并有可能彻底切断地中海航线,甚至是攻占埃及,将印度洋和地中海连成一片,大大增强同盟国的补给能力。
这对于英法两国来说将是重创,尤其是法国,他们除了要应付德国正面的进攻外还要担忧地中海方向可能的风险。
意大利舰队可是双方海上斗争的重要砝码,放在哪一边,哪一边就会占据一定的优势。
但对于德奥两国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明明是盟友,到了关键时刻还要再给额外的好处,否则自己背后就有被捅一刀的危险,
意大利这个队友说不准在关键时刻会要了同盟国的命,所以德奥不可能像历史上那样轻易拒绝意大利的要求,但是给哪些地方却是个问题。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德奥两国表示如果意大利参加德奥一方,那么战争结束后希腊将是意大利的势力范围,
同时地中海上的马耳他岛和整个埃及还有战略地位相当重要的苏伊士运河都将是意大利的囊中之物。
不过意大利需要承担的义务也不少,那就是意大利海军必须配合奥匈帝国海军取得地中海的控制权。
而陆军也必须在西线和非洲投入战斗,而就在德奥给意大利抛出这块肥肉之后,意大利人还是没有动静。
因为意大利人还是决定先看看局势的发展再说,一方面是为了能在局势比较明朗的时候站到胜利者的一方,
而另一方面是意大利目前确实还没有做到最后的战争准备,所以意大利对德奥表示他们会在合适的时候会参战,
最后还加了一个时间,在1915